廣州鞋業發展的回顧與經濟形勢展望
從國內經濟發展形勢看,雖然金融危機的影響開始消退,但市場投機活動、資產價格泡沫正卷土重來,通貨膨脹預期加劇,對未來經濟發展的擔憂增加了正確研判經濟形勢的難度。
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市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和沖擊,廣州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沉著應對危機,堅定保增長,在經濟發展中努力化危為機,積極尋求對策措施,從總體來看,保增長政策措施有效,經濟持續向好,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2009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112.76億元,同比增長11.5%,增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和1—3季度累計分別提高3.5個、3.0個和1.0個百分點。其中,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5545.56億元,增長13.6%。
2009年廣州鞋業的基本情況
廣州是鞋業集散地,世界鞋類品牌匯聚的中心地之一,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較大的影響力。作為中國歷史上主要的對外貿易口岸、中國大陸地區開放程度、貿易程度較高的城市,現已成為海外知名鞋商進駐中國市場的橋頭堡。
一、廣州地區鞋類產品出口情況。據廣州海關發布的統計數據,2009年1-12月份廣州鞋產品的出口情況如下:出口量為0.99億雙,同比下降57.5%;出口額為10.35億美元,同比下降19.6%。
二、廣州地區鞋貿易、加工、制鞋業戶的情況。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全市處于開業狀態的業戶共26474戶。其中:貿易類的業戶23333戶;生產加工制造類的業戶3141戶。
2009年度新開業5903戶,注銷1781戶。
三、2009年廣州鞋業的現狀?;仡?009年廣州制鞋行業的處境,鞋業的老板用了一個詞來總結——艱辛。倒閉的企業艱辛地倒閉了,堅持下來的企業仍然在艱辛地繼續下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 . 2 0 0 9 年大部分企業業績同比下滑10-20%左右,只有個別企業穩住了銷售業績。但從2009年4月起成品鞋企業的訂單情況有了明顯的回升,而到6月的訂單已經超過2008年最高峰,部分知名企業的訂單排期甚至已經排到了翌年4月份。
2.在第四季度訂單回升的情況下,企業又遇到了一個新問題,客戶拼命進行壓價。制鞋企業在尋求訂單的過程中再次遭遇集體壓價,成本高,幾乎賺不到錢,不接吧,工廠正常生產經營難以為繼。在單小、價低、量不多的情況下,不少鞋廠處于兩難境地。先生存,后發展,成了許多鞋廠無奈的選擇。預計2010年外貿企業的成本將增加7%-10%左右。
3.進口轉降為升,出口降幅逐步收窄。
四、2010年全球經濟尚未真正走出國際金融危機的陰霾,世界經濟復蘇的道路曲折漫長,中國經濟的外部環境依然嚴峻。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我市總體經濟之所以較快回升,且經濟向好趨勢逐步增強,主要是政府力量拉動的結果,特別是以迎亞運為契機,采取了強有力的保增長政策措施,有效地拉動了經濟增長。
2010年1-2月,廣東省出口鞋7億雙、價值18.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2.5%和12.8%,出口量值均已超過金融危機前同期水平。其中,對東盟出口1.4億美元,增長91.4%,比2008年1至2月增長4.7倍。
從出口地看,前兩月廣東鞋對美國出口7.7億美元,增長2.3%,仍未恢復至金融危機前同期水平;對歐盟出口3億美元,增長20.2%。同期,廣東鞋對東盟、拉美和非洲分別出口1.4億美元、1.1億美元和5718萬美元,分別增長91.4%、62.1%和25.4%,對上述3個新興市場出口大幅超越金融危機前同期水平,比2008年1至2月分別增長4.7倍、1.2倍和1.2倍。
而2010年1月份廣州出口鞋0.1億雙、價值1.1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3%和0.9%。
2010年經濟形勢展望
從國際經濟發展形勢看,全球經濟發展前景仍不明朗。就在人們普遍認為金融危機的影響正在逐步消減的時候,迪拜世界事件、希臘主權債務危機的接連爆發,金融危機是否真正觸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國際經濟發展不確定性仍然較大。同時,外需不足,國際貿易摩擦增多,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壁壘加劇,針對我國的各種貿易制裁措施頻出,這些都將對我國對外貿易產生較大的影響。
從國內經濟發展形勢看,雖然金融危機的影響開始消退,但市場投機活動、資產價格泡沫正卷土重來,通貨膨脹預期加劇,對未來經濟發展的擔憂增加了正確研判經濟形勢的難度。同時,2010年1月中國-東盟貿易自由區的正式建立也給出口企業開拓新興市場一個重要的通道,中國改革開放前沿的廣州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交通等優勢。我們相信,在這充滿商機和挑戰的2010年,我們將會迎來鞋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