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我國縫紉機行業當前形勢與未來發展
作為縫制機械生產大國,中國縫制機械產品的產量已經躍居世界首位,占了世界的70%左右。中國在世界縫制行業中的影響日益增大。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與拼搏,國縫工業已經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和一定水平,品種較為豐富、門類齊全,既能基本滿足國內需求又有著較強國際競爭能力的生產體系,中國的縫紉機企業已經在強敵林立的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擁有著自己的位置。綜觀目前國縫行業現狀呈現以下一些特點:
一、產業集群規模化
國內的大多數國縫企業產地比較集中的幾個地區,如臺州、寧波、江蘇、上海、臺灣。這些地區已經顯露了明顯的產業集群現象。產業的區域集群化發展能給企業帶來的最大優勢就是降低成本,從而提升了企業自身的發展空間。具體表現在:
1、很多相關產業的企業聚集在一個地方,物流成本和能耗等都會降低;
2、集群內的企業之間距離很近,相互交流、學習的機會將大大增加,促進了縫紉機技術的傳播。
3、縫制機械產業集群化,不僅提高了生產率,還實現了縫紉機行業的創新和良性競爭。
浙江臺州是比較典型的縫制機械集群地區。它是現今中國規模最大、企業最多的縫制設備生產和出口基地,產品遍銷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個集群無論在生產規模、技術結構、品牌對市場的影響力、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集群內部的協作效應、集群的學習和創造效應等方面都表現了一個高速成長的專業化產業集群的發展過程。其知名品牌有:飛躍、寶石、杰克等國際知名品牌企業為中心的產業鏈帶,表現出了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二、產品創新品牌化
縫紉機品牌企業在產品的研發上各有側重點,重視利用主導產品來拓展市場,打響品牌。
在世界縫紉機生產國德國、日本、中國及韓國等少數幾個國家和地區之中,盡管國縫產量最大,常規產品如平縫、包縫等已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但其他類型的多數產品檔次比如特種機及機電一體化產品等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相當差距,唯一優勢僅僅體現在誠本價格,在技術含量和品牌附加值上處于劣勢。這是嚴重制約國縫產品走向世界,成為制造強國的一大障礙。。
當前國內的縫紉機品牌企業從過去“大而全”的生產模式轉向了“少而精”的經營策略,走上了自主研發,技術創新的科學發展之路。其特點:
1、在研發過程中,企業能根據自身的條件和技術優勢,集中精力打造幾款的主導產品來打響品牌,拓展市場;
2、兼顧其它機型的研制來保證企業的發展空間和潛能,造就一批國縫企業自己的品牌。
3、努力深度研發,突出產品特色,如:飛躍側重開發高速工業縫紉機和家用縫紉機; 寶石公司的主導產品則是繃縫機、包縫機、曲折縫紉機和暗縫機等; 杰克的優勢產品是花色平縫機。大洋公司則重點開發裁剪機系列。
4、這些企業做到了既能集中優勢“兵力”重點突破,又兼顧整個“防區”隨時有機會各點“出擊,做到了產品的高技術含量和高品牌附加值。
三、中小企業生存壓力與突圍之道。
國縫中小企業由于存在諸多局限性和綜合實力的限制,表現為缺乏系統戰略宏觀意識和管理訓練常態化機制,滋生了阻礙企業發展的不良習慣,如:急功近利、投機取巧、無視規則和單打獨斗等。由此在國內外知名品牌的圍攻下,中小企業的命運岌岌可危。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