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應該如何走市場和看市場
我一直都有這樣的一種觀點:喜歡走市場的老板都容易成功。企業小的時候,很多老板都喜歡走市場,到市場一線去了解情況,發現問題,挖掘市場潛力,可是,隨著企業的壯大和發展,老板們都變得高高在上,都說是沒有時間走市場,也聽不到來自下面的聲音。
有很多經銷商朋友也都反映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公司上了5億生意額的老板們極少能看見他們再到市場里面走動的身影!以前,在公司還小的時候,他們都喜歡跟經銷商們一起到市場里看市場、研究市場、解決市場問題,可現在想見一面都是難上加難。
筆者最近參加一個上市公司的一個新產品訂貨會,我問一位省區經理怎么不見他們的營銷總裁參加,他跟我說,就連他自己一年也就只能見到一兩次高層領導,他們基本不會在公司里辦公。當然,領導們都很忙,因為他們都在忙碌研究融資、投資和資本運營這樣的重大業務,哪里還有時間來參加新產品發布訂貨會!可是新產品發布訂貨會我相信也是公司業務的一部分,新產品推廣也是公司利潤來源的一部分,作為公司的營銷總裁不參加這樣的會議我本人覺得就是不太講得過去,因為,營銷總裁的參加意味著對新品的重視程度,給經銷商感覺公司對新產品重視的程度和信心,同時也給下面基層業務員的一種鼓舞。對其本人來說,也會直接了解新品推廣會有什么障礙,傾聽一下來自下面最基層的聲音。
不走市場難以把握市場走向,不知道市場變化,更不清楚競爭對手的戰略和戰術手段。但在走市場的過程中,卻又有很多老板走進了走市場的誤區。
一、走市場只做客情
我見過喜歡走市場的老板最多的一類就是他們每到一個市場都是到經銷商那里去拜訪一下,坐一會,聊聊天,聽經銷商傾訴一下市場難處,問一問當地的市場有什么不同,競爭產品有什么表現等等,然后給一些促銷政策,或者是批一些費用,吃一頓飯,然后就打道回府。至于我們的產品做了哪些渠道,進了哪些場、有多少個單品,賣什么價格,生動化表現怎么樣,市場人員的表現如何,這些基本不問,也不知道如何問、如何看。這是最典型老板看市場的一種樣式。這樣看市場基本是不能看出什么問題來的,頂多就是做好了經銷商的客情,讓經銷商得到一些額外利益,令經銷商感覺到這個老板還不錯,做人可以,是一個挺豪爽的老板。
二、走市場只看超市
第二類老板也到經銷商那里坐一會,但這類老板不同點是主動積極去到超市看陳列,看產品表現,了解一些市場真實情況。現場辦公,要求當地的業務員立即解決一些市場問題,如產品價格、陳列位置、產品新鮮度等,對市場中競品的表現提出一些策略性應對措施。至于看哪一類店,走哪些場,與什么樣的人員交流,按什么流程走,是否按標準去看市場,也是沒有一個準則,同樣是一種走馬看花型的看市場樣式,也是毫無目的地任由經銷商和業務員帶著走,比較難以了解市場深層次的內容。因為老板看的市場都是業務員和經銷商布置好的優秀超市和優秀賣場,在里面是看不出什么問題來的。
三、走市場像領導調研
這類老板看市場有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像政府官員一樣,預先叫秘書通知下屬,決定在什么時間到什么市場去看一下,還叫下面的人做好充分準備,然后帶上一群跟班領導,叫上攝影師一同前往。我曾見過一家生活用紙的領導到福建視察市場那架勢,下面的業務員清一色的幾十個跟在后頭,雄赳赳、氣昂昂,超市里還以為是什么省、市領導來到超市視察,就差沒有儀仗隊,否則的話就真有點像是古代皇帝出巡。
那么,老板又應該如何走市場和看市場?
第一、做好看市場的準備
許多老板走市場、看市場都是隨意性很強的,基本沒有做什么準備,目的也不是十分明確,可能時間長了,沒有到市場里面去走一走,覺得很有必要看一看市場,看一看經銷商,給他們一些信心,讓下面的業務員增強戰斗力。這樣一類老板走市場估計都是屬于解決問題性老板。有的則是因為銷售出現問題后,在公司里找不出原因,然后才想到一定要到市場去走一走,看看市場上產品是否是銷不動,原因何在,才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去看市場的。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