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股份——打造西安先進裝備制造業新支柱
2008年以來的全球經濟危機,對勞動密集型、出口導向型產業帶來巨大沖擊。西安標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因其自身市場和相關產業市場的雙重影響,遭受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
猶如鳳凰浴火,這家累積60多年歷史的企業,在危局來臨之際,能夠通過主動變革實現轉型升級,歷練更為堅韌的特質,在壯大西安先進裝備制造業的進程中堅定前行。
一、逆勢上揚
標準股份從事工業縫紉機研發、制造,為服裝、鞋帽、箱包等相關產業提供生產設備。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大眾服裝消費和消費預期明顯下降。紡織和服裝制成品作為國內傳統的大宗出口商品,2008、2009年度增幅連續大幅下降,對工業縫紉機需求銳減。同一時期,國內工業縫紉機行業銷量同比下滑38.78%和19.37%,產品出口同比下滑4.89%和22.42%。
經歷短期的陣痛,標準股份迅速實現業績回升,運營質量得到全面提高。2009年,全球業內企業在工業縫紉機領域處于全面虧損狀態。標準股份通過一系列變革調整,工業縫紉機國內銷售同比增長10%,國外銷售扭轉多年虧損局面,并且通過有效的資本運營,保證了較高的盈利水平。今年一季度,他們抓住宏觀經濟出現復蘇的大好機遇,產品銷售同比翻了一番。與國際主要競爭對手的競爭指數相比,比率呈明顯優勢。
二、全球化視野的產業布局
2008年,標準股份新一屆董事會面臨一個根本性課題:公司未來要成為怎樣的企業?在全球工業縫紉機領域處于什么位置?為此,他們全面梳理、制訂了完整的戰略體系。“全球領先的服飾及相關產業設備和服務提供商”成為公司新的發展定位。
2009年6月,標準股份完成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步。他們積極貫徹國家《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精神,成立西安標準歐洲有限公司,作為該公司在歐洲的高端技術研發中心、差異化產品制造中心、營銷中心和客戶服務中心。這是國內工業縫紉機行業在境外設立的第一個全資子公司,也為本地企業走出國門提供了示范作用。利用歐洲頂級縫紉機企業重組的大好機遇,吸引十多名歐洲聞名的機械、電控、機電結合、工業設計方面的專家和管理人才,通過與公司本部技術力量的團隊協作,為公司的產品研發提供了有力支持。以此為開端,標準股份未來將形成歐洲研發中心、中國大陸制造與營銷中心、南美和東南亞制造與銷售中心的全球布局。
三 、變革中的轉型與升級
一方面是市場整體需求乏力,一方面是行業累積的創新能力欠缺,低水平同質化生產,產能嚴重過剩,價格大戰愈演愈烈等深層次矛盾。多種因素疊加,行業面臨的困境被無限放大。在全球工業縫紉機產業全面陷入低谷的大環境下,標準股份創立新的業務模式,以技術創新、品牌差異化和快速反應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的實現路徑,及時化解不利的外部環境,實現企業經濟運營質量和核心能力的大大提升。
標準股份歐洲公司強大的技術力量和標準股份在國內行業中突出的技術力量實現有效的資源整合,技術創新成績斐然。僅2009年,該公司就申請專利40項,獲得專利證書35項,其中包含發明專利8項,短期內推出一批適應市場需求、充分體現低碳概念和人性化理念的新型產品,呈供不應求局面,企業目前仍在加班加點供應一季度的國內外訂單。
標準股份確立“客戶第一”的經營理念,推動銷售向營銷的全面轉型,將簡單的產品銷售轉向研究市場、發現需求、整合服務、推廣公司理念和品牌文化的價值實現過程,實現研發、生產、銷售的全流程營銷。為增強企業快速反應能力,研發人員深入市場研究服裝工藝,連續跟蹤產品在市場的試用情況;小批量、個性化產品脫離大生產線流程,與客戶便捷對接;賦予生產制造部門持續改進職能,對市場信息直接反饋和及時處理。針對單一品種、大批量的訂單將逐步減少這一現狀,他們通過細分市場、發現需求,將小批量、多品種、個性化定制產品作為新的市場機會。在全球服裝產業產能壓縮、企業調整的形勢下。標準股份穩固并擴大了自身的市場空間。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