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翔:低調進取
在最考驗勇氣、變革與逆勢遠見的2009年,“收購”無疑是縫制設備行業最值得一提的關鍵詞。從業內雙雄競購德國百福敗北,到“拓卡奔馬”花落浙江臺州,各種報道頻頻見諸媒體。就在上述消息被熱炒的時候,上海一家臺資企業也悄然完成了對一個日本品牌的收購。
3月2日,該企業相關負責人啟翔針車(上海)有限公司廠長董敏良就收購事宜接受了本刊記者專訪。啟翔針車(上海)有限公司是臺灣啟翔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創辦于1995年,占地面積55 000平方米,總投資愈6 000萬美元,是“金輪”牌工業縫紉機目前惟一的生產基地。
收購“青柳”
2009年7月,啟翔官方網站上發布了這樣一則消息:“啟翔公司取得日本著名多針縫紉機制造商瓦利歐馬迪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青柳’品牌持有者)轉讓的品牌產品制造行銷權及全部知識財產權(包括專利、商標、著作權和生產技術資料)。日本瓦利歐馬迪克自轉讓日起,停止制造和行銷‘VARI.O.MATIC’品牌縫紉機,并將‘VARI.O.MATIC’商標及全部產品的知識產權轉讓給啟翔公司,為啟翔公司所有。”
據董敏良介紹,2009年年初,公司高層走訪日本友人之際,得知“青柳”創始人因病纏身,無力維持產業,欲轉讓公司全部業務。日本青柳是業界公認的第一多針縫紉機品牌,已有六十多年歷史,質量有口皆碑,有著“縫紉機中的‘奔馳’”美譽。幾年前,啟翔也開發出了幾款多針機,但一直未形成系列、規模。公司董事長陳滿雄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趕至日本,探望這位業界前輩,根據日本友人的意愿,接受了其轉讓的全部內容。
以不菲的價格收購后,啟翔將瓦利歐馬迪克公司全部加工制品、樣機、零件庫存、圖紙等全部運至上海工廠,并聘請原公司的技術專家為顧問。隨后,公司成立了專門的多針縫紉機部門,對原技術資料進行整理、歸類,目前已有38個品種投產。同年9月,啟翔在CISMA上隆重展出了“青柳”產品,將此事正式公諸行業。并購后,因生產成本降低,“青柳”價格也較之前下調了20%左右,銷售渠道與“金輪”并軌,銷量上升十分明顯。據董敏良介紹,接手至今,公司已銷出近2 000臺機器,多款型號的樣機也已銷售殆盡。
商標搶注風波
從洽談到生產步入正軌,啟翔的這次收購道路可謂是順風順水,但之后卻發生了一件令人頭疼的事:中文“青柳”已被同行惡意搶注。從董敏良出示的幾份復印材料中,記者了解到瓦利歐馬迪克公司于1987年6月10日注冊了中文“青柳”商標,有效期為10年,但由于管理疏忽,未對商標進行續展注冊。2007年7月11日,石獅市東盈針車經營部對“VARI.O.MATIC 青柳牌”進行了整體搶注。啟翔高層多次與東盈針車負責人商談轉讓事宜,均未果。
對此,董敏良深表無奈。商標作為經營者參與市場競爭的工具,為使用人占領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商標搶注行為嚴重干擾了市場的正常秩序。不過,所幸英文“VARI.O.MATIC”尚未被搶注,公司現已轉讓注冊。董敏良表示,一經發現企業有違法使用“VARI.O.MATIC”商標的行為,公司將予以追訴。他同時提醒廣大經銷商和用戶:“VARI.O.MATIC”并未設中國總代理權,如需購買請與啟翔公司聯系。
品牌的收購可以短時間內完成,但技術的吸收與消化卻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多針縫紉機對于零件加工、調試技術的要求非常高,啟翔加工設備先進,生產經驗豐富,零件配套齊全,人才實力雄厚,我們一定能將這一高端品牌做好、做精、做強。”董敏良說。
2009年9月,啟翔德國分公司成立。這一切表明,這家以“多品種”見長的縫紉機巨頭正有條不紊按照既定目標低調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