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時裝品牌生存狀況——訂制在中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5月19日在北京聯合發布《商業藍皮書:中國商業發展報告(2009~2010)》。據藍皮書報告,截至2009年12月,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已增至94億美元,全球占有率為27.5%,并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僅次于日本。預計未來5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將會達到146億美元,占據全球奢侈品消費額首位。
4月28日,全球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在上海開設兩家旗艦店。同一天,同一座城市,同時開設兩家旗艦店,這在該品牌150年的歷史中堪稱開了先河。
越來越多的國際奢侈品大牌洶涌而來。目前,大多數奢侈品品牌主要在中國國內一線城市和二線省會城市的商業中心繁華地段布點,而旗艦店一般建于一線城市。隨著一線城市的競爭日趨激烈,近年奢侈品品牌也開始加快進駐一些輻射能力較強的二線三線城市。
與國內奢侈品消費熱潮相應的是高端訂制在中國進一步升溫。從中國國際時裝周舞臺上反映出的是服裝設計師開設高級訂制工作室到高級成衣品牌延伸高級訂制系列的熱議話題。而在中國這股訂制熱潮中,從明星設計師到高端品牌生存狀況如何,他們是否準備好了呢?
訂制模式一
工作室與明星設計師
克里斯蒂安•拉克魯瓦被認為是法國最具創意的服裝設計師之一,但2009年他還是沒有逃脫公司破產的結局。為什么?我們不妨看一下設計師的自我分析:“在這22年中,我們真正地做出了知名度,但在商業運作方面卻沒有跟上。”拉克魯瓦承認:“我認為我們更像是一間專門做手工訂制時裝的時裝屋,而不是一個必須擁有很多不同產品去占領世界市場的國際化品牌。”
在高級時裝的輝煌年代,它是通過將獨特的服裝銷售給富有的顧客來賺錢。然而,高級時裝的設計越來越多地被視為奢侈品品牌時裝屋展示天才設計師和建立品牌知名度的一種途徑。由高級時裝發布所產生的利潤率較高產品的銷售,如香水、手袋和太陽鏡是主要部分。高級時裝本身的銷售———昂貴的手工制作和微小的客戶群,只占時裝公司收入的一小部分。
而克里斯蒂安•拉克魯瓦公司的延伸產品如香水和較為便宜的成衣副線品牌均做得不成功。
當今中國經濟的發展,讓高級時裝展現輝煌,而專注高級訂制的中國設計師們,即使沒有副線產品,利潤較高的高級訂制業務也讓他們在有較大的生存空間。
2010年3月,進軍內地市場的香港著名晚裝設計師何國鉦已經為品牌的拓展制定了一個具體的計劃:首先在北京設立高級禮服訂制工作室,在北京的高檔商業區開設兩家高級成衣品牌店,同時在北京高檔酒店設立婚紗(高級婚紗訂制)品牌店。
我們不妨再來看幾位在高級訂制領域先行設計師的發展軌跡:
張肇達,1989年為LAYCE DESIGNS設計高級時裝;1991年創立MARK CHEUNG品牌,推出高級女裝系列;2005年推出了其品牌高級訂制系列MARK CHEUNG HAUTE COUTURE。
郭培,1997年創建北京玫瑰坊時裝有限公司;2006年11月她首次在中國國際時裝周舉辦高級訂制時裝發布會。
馬艷麗,1998創立MARYMA DESIGN女裝品牌;2002年成立自己的時裝公司;2005年11月推出主題為“在紅地毯上”的高級時裝訂制發布會,其高級時裝訂制品牌MARYMA正式面市。
2005年前后是高級訂制時裝在中國爆發的一個節點。從名模轉型成為設計師的馬艷麗選擇高級訂制作為自己未來事業的方向。“在時尚這個圈子做了十多年,接觸不同的人群,使我慢慢感覺到高級訂制未來的前景。我很幸運,周圍有很多朋友,與他們聊天時也會談到做高級訂制的商業模式等問題,這在我的潛意識中慢慢產生影響,我意識到這是我應該走的一條路,或者說是我的事業。因為做高級時裝訂制畢竟不同于當模特,做模特走過這段路后就結束了,而做高級訂制不是盲目的,有極強的說服力。”
2006年11月,第十屆中國國際時裝周上,高級訂制時裝發布無疑是最亮麗的一個篇章。郭培的高級時裝以藝術化的表現和精美絕倫的刺繡獨占鰲頭。特別是發布壓軸的金色龍紋刺繡禮服,所用工時超過五萬小時,令人嘆為觀止。這件禮服也為中國國際時裝周創下了一個難以超越的紀錄。
2000年,張肇達首次以高級時裝的手法來演繹傳統民族服飾文化,他的高級時裝作品設計靈感來源于中國56個民族的服飾郵票。5年之后,有更多中國設計師在尋找自己的高級訂制設計風格與中國元素相結合的方式。
2006年的時裝周上,郭培首次發布的高級時裝從整體上是完全西式的,但在細節上采用了許多中國傳統紋樣甚至是皇家紋樣,使其服裝顯示出超越地域與時空的氣勢。具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張肇達的《西藏》主題高級時裝創作系列,他將西藏傳統的唐卡通過印染、刺繡等多種形式運用在其設計中,使服裝有了超然的感覺。祁剛展現的高級時裝創意,除了運用帶有中國山水圖案的絲綢面料,在細節上的中國亭臺樓閣飾件、檀香扇以及流蘇運用,也增加了中國意蘊。
如今,名人效應與口碑傳播讓高級訂制市場中的明星設計師備受關注,這也成為訂制設計師們商業經營中必要手段。北京的郭培、馬艷麗憑借著在演藝界的人脈關系,有自己穩定的客戶群。像上海設計師陸坤在就采用經紀人的方式拓展商業市場。
那些具備實力的設計師也繼續加入訂制設計的行列。在2009北京中國國際時裝周的發布會上,廣東設計師董懷光正式推出以其名字命名的TOM DONG高級時裝訂制品牌。今年,TOM DONG高級時裝訂制設計工作室(中心)正式運作。身為專門為國際高級時裝和高級禮服加工訂制的中山市基業時裝有限公司設計總監的他表示:“這些年我與國際高級禮服和時裝品牌合作緊密,這些經歷為我獲得了高級時裝訂制的國際化視野和獨特的訂制經驗。”
訂制模式二
品牌向何處延伸
2009年4月當國內外還處于金融危機之中時,國內首家內衣訂制工作室———愛慕訂制工作室在北京揭幕。
愛慕的內衣訂制業務包括專屬訂制、高級訂制以及特需訂制,其中富于特色的專屬訂制,簡而言之就是普羅大眾的訂制服務,其大眾化的價格加上個性訂制方案,性價比的競爭優勢非常明顯,也大大增加了愛慕品牌與更廣范圍消費者互動的可能。一年過去了,以訂制健康為訴求的專屬訂制模式將在全國愛慕專賣店中推廣。
還有一個品牌值得一提,它就是白領。自白領品牌誕生之日就有一項訂制的增值服務,至今已有16年的歷史。如今在白領銷售額中,訂制所占銷售額的比例約為10%至15%。
據白領設計總監付奎介紹,白領的訂制業務分為兩部分———普通訂制和高級訂制。普通訂制的顧客就是在白領店內購買產品的普通顧客,他們訂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身材尺碼等問題不能穿著白領成衣產品,從而選擇訂制。高級訂制的顧客主要是金領系列GOLDEN COLLAR的顧客,主要是一些企業領袖、政府官員、演藝明星等。他們要求單獨設計、單獨量體、單獨剪裁、單獨加工,非常注意服裝的精致程度與工藝特點。“我們將堅持一貫的訂制服務及高級訂制業務的拓展。但是核心的業務仍然是成衣業務及服飾品業務的拓展。”付奎說。
國內奢侈品品牌NE•TIGER則把其包括高級訂制在內的產品系列放在了全球的平臺上去衡量。2006年,品牌創始人藝術總監張志峰就提出“中國奢侈品的復興與新興”理論。這一年,NE•TIGER推出的高級訂制華服植根中華文化,是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的創新之舉。如今NE•TIGER所涵蓋的產品系列包括皮草、高級訂制華服、中國式婚禮服、晚禮服、婚紗、高級配飾等系列。
訂制模式三
量身定做的服務
在國外,特別是英國,對于男裝的訂制(Bespoke)與量身定做(Made-To-Measure)的含義有著嚴格區分。Bespoke即男士西裝的全訂制(包括貼身度尺、短寸微量、獨制一版、手工制作、半成品試身);量身定做是由客人選擇面料、款式,但服裝版樣是在樣板的基礎上根據客人體形進行修改。目前在國內像永正裁縫店這樣以純手工縫制男正裝聞名遐邇的品牌并不多,在男裝訂制市場上更多的品牌以后者展開業務居多,但在稱謂上都被籠統地冠以高級訂制之名。
在此狀況下,2004年介入正裝訂制市場的高級成衣品牌凱文凱利尋到了先機,作為一個攜帶服務的高端男裝品牌,它讓很多只穿杰尼亞西服的客戶,享受到凱文凱利的服務后轉而成為其擁躉。
而說到男裝訂制,自然也少不了意大利的杰尼亞品牌。事實上,杰尼亞的男裝訂做服務一直都是商務人士的最愛。杰尼亞在亞洲地區最大的旗艦店位于上海外灘18號。店內有Couture Collection區,并專辟了量身定做(Made-To-Measure)服務室。早在上世紀70年代,杰尼亞就在瑞士開設了量身定做的工廠。
與杰尼亞的優勢相比,國內男裝要在高端訂制市場占有一席之地談何容易。但凱文凱利做到了。通過為細分市場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服務和產品,突破了產品和服務的局限,為顧客提供形象解決方案,與用戶形成一體化,從而提高了顧客維系率,追求長遠的顧客終生價值。
依文集團行政總監夏女士說:“意大利或者歐洲的奢侈品講的是一種貴族文化。我們的優勢是了解中國的消費者的心理,比較接近他們生活的狀態,知道他們需求什么樣的產品,他們希望得到什么樣的服務。另外是圈層文化,如管家團隊到機場去接要客,帶來他所需的服裝等,我們還為要客開通了緊急訂制服務。凱文凱利講究的是一種貼心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