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設備助力泰慕士
聽說南通泰慕士服裝有限公司擁有大批先進的自動化生產設備,生產效率很高,在同行企業普遍受“招工難”問題困擾的形勢下游刃有余,業績良好。4月21日下午,筆者在綿綿春雨中走進泰慕士公司,欲對此一探究竟。
泰慕士公司位于如皋市經濟開發區,是從事高檔面料織、染、后整理加工和針織服裝生產的專業工廠。公司現有員工1400多名,年產各類針織品面料5000噸,針織服裝2000萬件。
走進泰慕士的服裝生產車間,映入眼簾的都是全球領先品牌的自動化設備:法國力克的全自動裁剪系統,美國格柏的自動鋪布系統和自動裁床系統,日本川上的鋪布機和飛馬、大和、重機、兄弟的各種電腦縫紉機。僅今年以來,泰慕士就投入300萬元對縫制設備進行了大規模的更新,引進了300臺高端縫制設備,包括100多臺重機9000B無油直驅電腦平縫機。至此,泰幕士的電腦平縫機普及率已經達到100%。
據泰慕士副總經理楊敏介紹,企業近幾年引進大批自動化設備主要基于這樣幾個需求:首先,自動化設備能代替部分人工操作,減少企業對人工的依賴。楊敏認為,缺工已經是服裝生產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而且將會越來越嚴重,自動化設備能有效解決企業的缺工問題。其次,采用自動化設備是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需要,是企業實施精益生產的需要。再次,采用自動化設備是傳統產業實現轉型升級的有效手段,服裝企業要把勞動密集型的手工生產向標準化、自動化生產轉變必須依賴自動化設備。“因此,企業在積累了足夠的資金后,采用自動化設備是必然的。”——楊敏說。
企業引進價格昂貴的自動化設備自然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而要把自動化設備用好則更不容易。對此,楊敏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她認為企業首先要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在制度、流程、人才等各方面條件都成熟之后才適合采用自動化的設備。其次,對軟件的培訓,與供應商的合作至關重要。楊敏說:“企業購買自動化設備要有所選擇,不只是買設備,還要買技術和服務”。總經理陸彪補充道:“設備供應商都有服務意識,但未必能做好,服務能力更重要”。兩位企業負責人還指出,選擇自動化設備,還要考慮后續使用成本。比如,設備的配件、易損件及售后服務等費用不能太高。
如今,泰慕士在自動化設備的引進和使用方面擁有了相當豐富的經驗,而自動化設備也為泰慕士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為泰慕士的設備科經理,錢愛明對自動化設備在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方面所發揮的作用深有感受。他舉例說,在采用CAD之前,公司全靠手工打版,每個尺碼的樣版都得畫一遍,工作效率很低,一個工藝員一天只能完成一個尺碼的樣版。有了CAD之后,只要在電腦里畫好一個基準碼的樣版,再把樣版各關鍵點的放大、縮小比例設定好,一點“放碼”鍵,其他尺碼的樣版就出來了。“現在同一款產品所有尺碼的樣版只需半個小時就能完成”。錢愛明說。此外,手工畫的樣版經常需要返修,而且一旦產品的款式需要改動,每個尺碼的樣版都需要修改,工作量非常大。而有了CAD,只需在電腦里修改基準碼的樣版就可以了,非常輕松。
自從采用鋪布機和自動裁床后,泰幕士對專業裁剪人員的依賴程度大大降低。據錢愛明介紹,泰幕士原來用28個裁剪工,一天只能裁七八噸面料,現在用三臺鋪布機和兩臺自動裁床,20個人一天能裁12噸面料。產量提高的同時,裁剪質量也有明顯的改善。與手工裁剪相比,自動裁床提高了裁剪的精準度和衣片的對稱性以及布面張力的穩定性。錢愛明說,手工裁剪時,有10%左右的衣片因不對稱和邊縫不整齊而需要返修,而自動裁床裁剪出來的衣片不存在這個問題。
此外,全面采用電腦平縫機也極大地提高了泰幕士的生產效率。錢愛明說,同樣多的機位和縫紉工,全部用電腦平縫機能使生產效率提高30%左右。同時,電腦平縫機還有節能、消除油污問題、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人作業的舒適性等優勢。
陸彪告訴筆者,泰慕士公司的生意一直很好,即使前兩年遭遇金融危機,每年仍能保持15%左右的穩健增長。他說:“這主要得益于公司擁有大批性能卓越的先進設備和一支穩定的員工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