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網絡來提升品牌形象
傾聽網絡口碑
公司若要知道該關注什么,首先應了解消費者關心和討論的話題。網上話題顯示,產品類別決定了消費者對各個因素的敏感程度。例如,對護膚感興趣的消費者最常討論產品的作用和效果,其次是產品特點和使用中的問題。對汽車來說,價格是最常見的話題,緊隨其后的是外觀和動力系統。公司若能找到熱點話題并予以關注,便可充分了解消費者喜歡、關注和排斥的是什么,從而更好地滿足其需求。
商家還可研究消費者在網上發表產品評論的動機,并從中獲得啟發。總的來說,“被動”評論(回復他人有關品牌和產品的帖子)多于正面的主動評論。不過從年齡來看,年長者更多討論負面經歷,正面評價比年輕人少。因此,商家應與年輕人加強聯系,加大針對該群體的營銷力度以提高產品的正面網絡口碑;同時密切留意年長者的負面評價,并解決他們所關心的問題。
與中國消費者在線交流
商家在參與網上社區時應記住,大部分中國消費者更愿意在第三方BBS上與公司互動,而非在其官方網站或博客上。
這主要是因為消費者希望看到客觀的產品討論,并對發布的內容有更大的掌控權。他們認為公司的官網和博客“過多地受公司利益驅動”,而第三方BBS“由獨立第三方管理,因而更加客觀”。消費者擔心官網會”刪除負面帖子“,使其無法自由地發表意見;而第三方網站則不會對此加以限制。因此,市場營銷人員可通過第三方BBS與消費者進行直接溝通。
除了選擇適當的溝通渠道外,公司還應遵循以下原則來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尊敬:
透明度。商家應保持公開透明,避免發布虛假好評;如果發布虛假信息被網民發現,那么企業信譽將會嚴重受損。
反例:“嗆口小辣椒”和“大C”是頗具人氣的時尚博主,定期發布自己身著流行品牌服裝的照片,每天能吸引上萬點擊量,粉絲爭相點擊其博客上連接的網店,購買她們所推薦的服裝。但粉絲們在2009年發現,這幾位時尚達人在上述網店購物的成交價遠低于標價。不少人懷疑這些店家給她們提供大幅折扣,來為自己拉生意。這些店家和時尚博主最終失去了人們的信任和尊敬。
親切感。商家應親切而真誠地與消費者溝通,并為其提供相應信息。分類信息、自動回復和未經請求的公關郵件可能會引起用戶反感。
反例:一個大型互聯網搜索引擎在2007年推出了中國熱門門戶網站的黃頁。不少網友在博客上對此發表評論,不久他們便收到來自該公司的公關郵件。博主對此十分不滿,他們希望有人在博客上回復,而非群發未經請求的公關郵件。
價值。商家應提供有益的建議和信息,提高用戶對產品的理解,從而為其創造價值。
舉例:時尚網歐萊雅美容顧問的網名叫做“歐萊雅女王”,她稱自己是公司的代表。歐萊雅女王在此發布產品和促銷信息,提供客觀的建議和使用問答,并與網友展開了真正的互動。從網友的回復來看,她在時尚網BBS中樹立了很高的聲譽和權威,并左右著消費者的購買選擇。
尊重。商家應尊重用戶的獨立性和表達想法的自由,即使他們發布的評價是負面的。
舉例:卡尼爾推出真采凈白晚霜時,曾雇傭一家專業社會媒體機構參與定位、選擇、招募、取樣和修改網絡社區意見參與者群體,由此產生了20個真實的產品評論,并吸引了大量用戶反饋(平均每篇評論收到58個回復)。這不僅提供了第一手反饋信息,而且還對產品使用提出了客觀建議。
不少中國網友對公司參與網上社區持開放態度,并對與公司的交流方式有一定的預期。受訪的消費者建議公司使用相對正式的語言來體現專業性,但又不能像在推銷產品。另一方面,如果語言太隨意,會讓人感覺“缺乏權威性”。以上例子還表明,消費者喜歡能從個人角度做出回答的公司,而非籠統回復、自動回復或轉給售后服務。最后,消費者要求公司提供第三方資源來證實其發布的信息或回復。總的來說,公司應在網上社區樹立誠信、給人親切感,從而充分利用網上營銷,并與客戶進行有效溝通。正如一個網友所說的,“如果公司認識到了(與消費者在線溝通的)必要性,并切實參與其中,就已經領先于大部分對手了。”
有效地管理與消費者的網上交流十分重要,這對公司的資源規劃和營銷團隊結構有很大的影響。這些網上員工的質量和專業性有可能提高或損害公司品牌,因此企業應優先考慮這一點。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