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東陽經濟開發區
東陽市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古城,東漢建城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有著教育之鄉、建筑之鄉、工藝美術之鄉等美譽,也孕育出了北伐名將金佛莊、新聞先驅邵飄萍、科學泰斗嚴濟慈等一大批名人。而如今,東陽最讓外界稱道的是其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的日新月異,已逐漸成為牽動浙中城市群發展的核心動力。
東陽經濟近些年來取得的成就,與其倡導“體制創新為先導、大范圍整合資源、高起點推進產業升級”的發展理念密不可分。東陽經濟開發區作為東陽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是東陽經濟持續發展的“主引擎”。為進一步挖掘和激發東陽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潛能,2008年東陽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科學研究,對東陽經濟開發區管理體制進行調整。體制調整后的東陽經濟開發區由城北工業新區、白云商貿園區、江北高新產業園區三個園區組成,下轄白云、江北、六石等三個街道,實現園區與街道合署辦公,構成了全新的東陽經濟開發區,這被認為是詮釋東陽經濟發展理念的最大手筆。
全新亮相的東陽經濟開發區無疑交出了令人振奮的答卷:2009年完成財政收入4.9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58.37億元,同比增長30.93%;實現外貿出口總額2.77億美元;產值超億元企業12家。這僅僅是一個開始。經過磨合期,如今東陽經濟開發區所屬的3大區塊猶如“三駕馬車”,日漸默契配合,助推東陽經濟開發區向“省級一流開發區”的目標扎實前行。
“宜業、宜商、宜居”的樂土
東陽經濟開發區成立于1992年,1994年8月經省政府批準為省級經濟開發區。2008年整合提升后,轄區面積達到203.43平方公里,是省級開發區面積較大的一個。東陽經濟開發區交通極為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地處浙中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東連諸永高速、金甬高速東陽互通口,規劃中的甬金鐵路穿城北園區北側而過,同時又居杭州至溫州、金華至寧波大動脈的十字交叉口。距寧波100多公里、杭州、溫州170多公里、上海270多公里,距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義烏僅20公里,緊鄰寧波、上海兩大國際性港口,義烏、杭州和寧波等地都有機場分布,使其水陸空運輸優勢得以充分展現。
坐擁優良的投資環境,東陽經濟開發區吸引了各方的投資者,無論是從事制造業、設立總部基地,還是從事商貿流通或進行高新技術研發,在這里你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空間。2008年東陽經濟開發區調整時,功能區塊被重新定位:城北工業新區以發展機械電子、汽摩配等工業產業為主;白云商貿園區以專業市場群建設和發展商貿物流業為主;江北高新產業園區以發展高新技術、總部經濟為主。由此,避免了目前各地開發區存在的“千區一面”的現象,其各具特色、錯位發展的新格局能夠滿足各類投資者的需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投資者對其居住環境也有很高的要求。在東陽經濟開發區,你不必為此擔憂。目前,開發區所屬的江北高新產業園區正在全力打造“江在城中,城在園中,樓在綠中,人在景中”的人居環境優良的新城區,今年將先期投資8億元,用于污水管道布線、湖邊綠化和道路拓寬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最高規格”服務企業
東陽經濟開發區設立至今18年,累計引進各類工業項目800余個。究竟是什么法寶,讓諸多項目紛紛選擇落戶于此?
早報記者采訪時,許多投資者不約而同地表示,除了看好開發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硬件配套外,還有開發區強烈的“服務意識”以及扎實的服務舉措:“可以說是開發區‘最高規格’的服務,吸引著我們前來投資創業。”
“我們對投資開發區的每一個項目都有專人跟蹤服務,對引進的重大項目確保做好‘保姆式服務’,從洽談到投產的全程都要為企業貼身服務。”東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親商、安商、富商”的意識已深入到涉企服務的每一個環節。
目前,東陽市在諸多方面都賦予了開發區自主權,明確要求市級主要職能部門權力下放。對不能委托的,則向派駐人員授權到位,或設立分支機構落實到位,確保項目審批、規劃、國土等重點部門權力下放到位。同時,開發區有權協調并督促不委托職權的職能部門,做好在開發區范圍內的各項工作。
東陽經濟開發區之所以有如此魄力為投資者提供“最高規格”的服務,緣于背后強有力的政府支持。據了解,在2008年新一輪體制創新后,東陽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由金華市委常委、東陽市委書記親自擔任,市長任第一副主任,市人大主任、政協主席、副書記、常務副市長為副主任,分管常委任常務副主任。規格之高、領導之重視,在浙江的省級開發區中極為少見。
東陽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政府對開發區的高度支持,體現于開發區建設的各方面。除了在落實年度土地指標上給予重點支持外,市里還多渠道給予開發區資金支持,特別是在土地出讓金返還比例和財政分成方面予以重點傾斜。
“兩中心三基地”
謀劃產業布局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東陽經濟開發區集聚優質要素,優化產業布局,初步打造了一批具有相當規模的優勢產業群。在此基礎上,開發區提出了全力打造具有鮮明特色、世界眼光的“兩中心三基地”(全球木雕產業創意中心、全球縫配業集散中心、中國建筑業總部基地、中國紅木家具集散基地、中國現代都市休閑基地)的新目標。
在優勢產業群的打造上,首當其沖是聞名全國的東陽木雕產業。近年,東陽相繼被評為“中國木雕之都”、“全球木雕產業合作基地”,其傳統優勢和產業優勢非常明顯。位于白云區塊的“東陽世貿城”升格為“東陽中國木雕城”后,去年銷售額達25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木雕交易中心。而城北工業新區則準備用10年左右時間、超過30億元投資和200公頃土地,打造與東陽中國木雕城相配套的“東陽國際木雕產業基地”。建成后,基地將真正成為集研發、生產和參觀為一體的全球最大木雕產業中心。
同時,東陽縫制機械行業占有全國70%以上的客戶資源和銷售份額,年銷售額60億元左右。目前總投資達10億元的國際縫制機械市場已經在白云區塊開工建設,而此類項目也是城北工業新區入園建廠優先考慮的項目;東陽是久負盛名的建筑強市,2008年完成產值5億元以上的建筑企業有16家,10億元以上11家,50億元以上2家,打造中國建筑業總部基地有良好的先決條件;開發區內建有7萬平方米、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紅木家具專業市場,全市擁有300多家紅木家具企業,產業領先優勢凸顯;依托亞洲最大的影視旅游基地橫店每年1000萬人次以上的游客,開發區將猴塘未來度假區、白云高效農業觀光區等進行整合,使之成為獨具特色的現代都市休閑中心。東陽經濟開發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打造“兩中心三基地”外,開發區還將提升加快產業轉型步伐,加快開發區現有服裝、針織、汽配、電器等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進一步加大選商引資力度,努力引進一批規模大、前景好、帶動力強的產業項目,特別是在機械、電子、健康產品、新能源等產業培育上要有新的突破。
力爭3至5年躋身“省級一流開發區”
放眼未來,無論從地理區位、服務軟環境和產業基礎,東陽經濟開發區都已具備相當強的競爭實力。為此,今年6月8日,金華市委常委、東陽市委書記張仲燦在視察東陽經濟開發區時表示,要充分利用開發區體制機制調整后的優勢,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躋身浙江省省級經濟開發區20強的行列,努力打造成為“省級一流開發區”。
一流的開發區必須要有與之匹配的一流企業和強勢的產業。為此,張仲燦指出,園區要十分注重發展與國家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和省產業轉型升級規劃相匹配的相關產業,積極爭取國家戰略產業項目在新區布局投資。同時,一方面要大力引導優勢企業兼并重組、強強聯合,推動規模以上企業、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做強做大;另一方面要積極“傍老大”,千方百計與世界500強企業、中央大企業開展戰略合作,以此優化提升產業結構和企業結構,帶動經濟轉型升級。
事實上,東陽經濟開發區對入園企業選定一直堅持實行“高標準、嚴要求”:投資項目建成投產一年后,每年畝產稅收必須在10萬元以上;投資3000萬元以下的項目,原則上不單獨供地;對世界500強企業,國內外行業龍頭和“高、精、尖”企業,將一事一議確定優惠政策。嚴格的入園標準,不但沒有令國內外企業望而卻步反而紛紛要求入園設廠,僅去年一年開發區就引進了康恩貝健康產品產業園、明凱綠色照明、浙江冀發電動工具等10余個高質量項目,總投資超過20億元。
宏圖正徐徐展開。我們有理由相信,東陽經濟開發區必將以其堅實的發展,在浙江中部都市帶乃至全省產業戰略格局中占據重要席位,并成為長三角經濟圈最具投資潛力的優質資本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