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利時代 國產電腦平縫機如何發展
中國超過十萬家服裝生產企業目前擁有多少數量的普通平縫機?這個問題沒人能給出準確的回答。但大家都知道,那個數字一定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國產電腦平縫機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有多大。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國百福公司發明了電腦平縫機。然而在之后的數年時間里,電腦平縫機產銷量極其有限,一般只有在展會上才能見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重機、兄弟開始批量生產、銷售電腦平縫機,當時加上百福、勝家、三菱等廠家,年總量也不過兩萬臺左右。
國內最早生產電腦平縫機的企業是標準。1986年,標準牌電腦平縫機問世。此外,較早投產電腦平縫機的企業有上工、華南、天工等老牌國企。
然而,由于價格昂貴,電腦平縫機在問世后的20多年時間里并沒有取得多大的發展。阻礙電腦平縫機快速發展的最主要因素就是高昂的價格。80年代中期,百福電腦平縫機每臺售價一萬六七千元,重機和兄弟每臺售價一萬二千元左右,是其普通平縫機價格的三倍。標準90年代配備鴻鵠電控系統的電腦平縫機每臺售價高達七八千元。造成電腦平縫機價格高企的主要原因是電控系統價格過高。據上??p制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雷杰回憶,1992年上工從松下采購的電腦平縫機電控系統價格是6 700元/套。筆者問他為什么時隔多年仍能記得如此清楚。時任上工總工程師的雷杰說:“太貴了!”。
這個狀況一直持續到2003年方正電腦平縫機的橫空出世。
2003年10月,在2003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CISMA2003)上,方正首次公開展示配備了自主研發的變頻調速伺服電機及控制系統的FDM(方德)牌電腦自動剪線平縫機,引起極大的轟動。這款節能高效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掀起了一場迅速漫卷全國的平縫機電腦化革命。從此,FDM電腦平縫機開始大批量投放市場并成為熱銷產品。一大批同行企業迅速跟進,投產電腦平縫機。國產電腦平縫機開始成為市場主流產品,產銷量不斷攀升。
與方正電腦平縫機同時問世,同樣對國產電腦平縫機的快速崛起和大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貢獻的還有鮑麥克斯的電控系統。當時鮑麥克斯相對成熟、穩定的電控系統的大批量生產推動了國產電腦平縫機的快速發展。此外,富山和杜馬兩家專做電腦平縫機的企業對促進國產電腦平縫機的發展也功不可沒。富山于2006年開創性地開發、生產了H8800-7P直驅微油電腦平縫機,引領行業潮流。杜馬則以低價戰略打開了電腦平縫機的市場空間。
國產電腦平縫機開始進入高速增長期是在2005年。當時,國產電腦平縫機前2年的銷量總和遠不及2005年前2個月的銷量。因此,2005年年初的市場旺季是國產平縫機正式進入電腦縫機時代的分水嶺。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