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調查: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 企業暫無近慮卻有遠憂
“需要大量招聘(夫妻)生產工”、 “免費提供(空調)夫妻房;免費提供新型員工(空調)集體宿舍”、“包早餐、晚餐、夜宵” 、“每月休息4天左右”……這是佛山照明在《南方都市報》用半個版刊登的一則招聘廣告的內容。
優厚的招聘條件,實質上反映的是今年以來珠三角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升。年初“用工荒”是工人用腳投票;5月,陸續發生針對提高工資的“工業行動”等都是對工資水平提升的訴求。
珠三角被譽為“世界工廠”,核心優勢在于勞動力成本低廉。在產業轉移加速和勞動力成本持續升級的背景下,珠三角制造業受何影響日漸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話題。
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
為了應對民工荒,珠三角不少企業提高了工人的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勁勝股份(300083)身處東莞這個年初“用工荒”的重災區,其董秘王瓊告訴記者,“現在,公司已不存在‘用工荒’問題。除調整用工薪資外,公司還在不斷改善用工環境,提高員工福利”。在其招股書中,2007、2008和2009年公司支付給職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分別為5246.5萬元、10886.2萬元和13000.2萬元。另外,該公司還為員工免費提供宿舍、繳納公積金等。
“近三年來,公司工人工資年均遞增20%以上,2009年度工人人均收入23000元,人均成本29000元。” 大洋電機(002249)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目前工人工資水平處于中山市及行業中上水平。受珠三角人力資源總體成本上升的影響,預計未來工資水平將逐年上升,總體用工成本還將增加。”該公司年報顯示,2007年、2008年、2009年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分別為9259.45萬元、11079.41萬元和11500.66萬元。
工資仍有上升空間
即便珠三角的勞動力成本在不斷增加,對提高工人工資的呼聲卻未減。日前廣東省重點課題《我國最低工資標準現狀問題、ELES科學測算結果和建議》研究也表明,“目前珠三角城市生存費用達1385元,高于目前廣東1100元的最低工資標準。”目前1100元的最低工資標準是今年5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已經較之前提高了平均超兩成(不含深圳)。
深圳龍華鎮一家工業園門口,幾個正在求職的年輕人在找工牌前猶豫不決。招工牌上顯示,“熟練工平均工資2500-2800元每月”、“包食宿”、“空調宿舍”等。
小黃以前做過該職位,剛辭職不久。盡管找工人員非常熱情,他還是沒進去面試。“漲是比以前漲了點,福利也好了一點,但是這點工資還是不多。” 他有點失望的告訴記者。
畢業于西安信息工程學院的“小李子”在富士康已工作四年了,是個“老實人”。和他一起來的同事現在差不多都跳槽了,同他合租的同事換了兩次工作,工資已漲到5200元。而他“每個月都加班,但工資福利全加起來從沒有超過四千元。”
廣發證券(000776)策略研究小組正在研究“勞動力成本與經濟轉型”課題,他們認為,我國經濟“至少已經接近劉易斯轉折點” 。“隨著經濟跨過劉易斯轉折點,勞動力無限供給的局面宣告結束,城市部門對勞動力需求的增加開始引發實際工資水平的上升。由于初始的工資水平很低,轉型階段中勞動力成本雖然有所上升但可能仍處在較低的水平。”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