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隆重開幕
繼2008年“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CITME)”和“ITMA亞洲展覽會”首次聯合舉辦并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作為2010年業內最大的盛會,為期5天的“2010年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會 (ITMA ASIA + CITME 2010)”于6月22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為全球紡織業提供一個紡機設備最新科技進步與發展的展示平臺。
在經受了全球金融風暴的洗禮和淬煉之后,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隨著全球經濟開始逐步走出陰霾,紡織行業復蘇的腳步聲也越來越響。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中國紡織機械生產總值較2008年有了超過兩位數的增漲。作為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紡織生產國家,中國的紡織工業當前正處在產業結構調整、產品升級換代的關鍵時期,亞洲的紡織業在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之后,也正處在恢復調整階段,這一巨大的市場,無疑吸引著全球紡織機械制造企業的眼球。
即使在經濟低迷期間,在全球很多紡機生產企業的經營面臨挑戰的時候,中國乃至亞洲這一巨大的市場,使全球各國重要的紡機生產企業對“2010年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 亞洲展覽會”的關注熱情依然火熱如初。 本屆展會共有來自28個國家和地區的1,171家企業參展,使用了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9個室內展館,展出面積達103,500平方米。中國大陸以近31,000平方米的參展凈面積位列榜首,再次彰顯了中國紡機制造能力的快速提高和發展。德國參展企業的凈面積超過了5,400平方米,居歐洲各紡機協會的首位。意大利以4,000平方米的凈面積位列其后。位列第四的是臺灣地區,參展凈面積為3,500多平方米。其次為日本,參展企業的凈面積超過3,300平方米,瑞士參展企業的凈面積接近2,500平方米,香港參展企業凈面積也超過了1,200平方米。
按產品工藝流程安排展臺位置一直是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的特色之一。此次展會,在展品方面,紡紗工藝區的展示凈面積約占2萬平方米,印染及后整理區約為1.2萬平方米,針織機械區超過了1萬平方米,織造準備和織造區也接近1萬平米。
在國內各紡機制造企業攜帶各自最新的紡機技術亮相該展覽會的同時,來自歐洲紡織機械制造商委員會各會員國及日本和其他海外地區的紡織機械制造企業也云集上海展示其貼近中國及亞洲市場的先進技術和設備。歐洲紡織機械制造商委員會由比利時、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國等九個國家的紡機協會組成。這些國家的紡織機械制造工藝水平基本代表了世界的先進水平和發展方向。
最為值得關注的是,眾多企業在本屆展會上推出一大批節能降耗、節水減污等各種適應綠色環保要求的創新工藝技術和革新產品,這是本屆展會的亮點也是重要的看點之一。
德國展團為中國和亞洲用戶帶來了一系列高效利用能源、材料和資源的解決方案。如第斯公司的新型氣流染色機,在相同使用條件下使染色時間減少,節省總能量消耗。歐寶泰公司的真空吸水節約干燥成本。馬諾公司通過監測和控制滾筒干燥機可節約10~20%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