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競爭戰略的主要缺失
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單位,有了企業才可能有產品和品牌。因此,我們研究市場競爭的時候,必須從企業的核心戰略選擇入手,抓住企業競爭的核心本原。即對企業各種核心競爭手段的思考與選擇,去除盲目性。
可以這樣說,企業選擇什么樣的競爭戰略決定了企業未來發展的主要優勢方向。
戰略就是方向,戰略就是選擇,戰略就是定位,戰略就是文化。這樣的表述是在企業的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來看戰略問題的結果,不同層面,不同角度,戰略就呈現出不同的特征與功能。但對于市場來說,戰略首先是選擇與定位,一個企業,沒有對這兩者的把握,這個企業未來的發展必將是困難重重的。
時下,中國的經濟正處在轉型發展的新時期:這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中國企業粗放經營模式的轉變。即從高碳經營到低碳經營,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一是中國市場的結構正的發生巨大變化,城鄉二元結構正在被打破,城鎮化,工業化,全球化正方興未艾。特別是政府提出的新農村建設,讓一大批的農村經濟體快步發展。有些典型與樣板地區,其生活水平與質量遠遠超過了城市人群的平均水平,農村地區的消費結構正在改寫,城市地區的消費模式也發生了改變。城市人群的消費能力不再是一支獨秀,而是與農村消費力形成遙相呼應的新格局。
個別農村地區的消費力像是小荷露出尖尖角,還沒有形成整體的消費能力,所以,我說是一種呼應的狀態。
與此同時,全球新興市場正吸引著中國的企業大踏步的走向國際化,全球化。這兩種變化,正考驗著中國企業競爭戰略的選擇能力,這對于企業抓住市場機遇,少走彎路,實現可持續發展,跨越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一、低成本與差異化
大部分中國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都面臨著是低成本還是差異化的戰略選擇。低成本就是以低價格為主要戰略,差異化就是產品差異化、營銷強度、生產效率、低價格、寬產品線和政府關系6個方面為主要競爭手段的戰術。
具體的表現上,低成本戰術以制造企業多于非制造企業,大企業多于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還是以這種方法為主。對于寬產品線的方法,中型企業大多都采用這一手段。
低成本是最原始的競爭手段,這類企業只知道提供低成本的產品,卻不懂得如何服務,(由于是低成本,他們己經沒有能力進行服務)對市場定位更是模糊不清。他們的差異化手段,只是更多的在傳播上做文章,結果只是一種概念化的差異化。在實際的市場表現中,并沒有完全提升企業的市場業績。可以這樣說,中國中小企業的大部分營銷,都處于產品沒有差異化,寬產品線與企業績效沒有形成正面關系的狀態之中,與企業的成長性,盈利性并沒有太大的關系。在此種情況下,企業做大量的營銷,大量的傳播只能造成巨大的浪費。
還有企業的競爭戰略沒有創新性,沒有顛覆性,沒有考慮企業各個方面的戰略要素,只關注一方面的特點,是不可能有自己的競爭戰略的。
競爭戰略在于產品的差異化與一系列價值的差異化。要做到這一點,產品是核心,傳播是載體,品牌是認知。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