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品牌的區域力量
寫在前面 成功的營銷戰是一場創造市場地位的戰爭,誰能贏取地位,就表明這個品牌在向前進。這一營銷戰涉及從一個商圈到一個城市,再從一個區域,到享譽全國甚至是走向世界。品牌要想把一個區域搞火暴,爭取市場地位,就得先爭得市場腹地。區域是一個品牌的腹地,只有把腹地建設好,樹立堅不可摧的地位,才能南伐北攻,盡在運籌帷幄中。
下面我們聽聽營銷專家鄭錦輝的說法吧。
終端制勝 地位為王
就拿鞋服行業來說,大家都想開店,對手考慮商圈,我們就要考慮地段,對手考慮地段,我們就要考慮戰略形象或開分店樹市場地位。近幾年來,連鎖專賣在推進街邊店的競爭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同的東西,我認為,從改善到改變也就是從量到質的突破過程。
對于一個品牌來說,爭取區域市場地位不求全省遍地開花,只要開出15個左右的王者門店,整個區域的優勢就容易形成。如果一個品牌把地位的元素縮小到“15個至20個王牌店”這樣的數字規劃上,就可以將難度縮小,把優勢握緊,把力量聚焦,通過開分店把地位提高,或搶在對方前樹立當地的市場地位。在此條件下,區域市場的延伸效應以及后來的市場地位就會迅速形成。即決勝終端,領先商圈,享譽區域,乃至馳名全國。
我曾歷經過很多個市場變數的考驗,深知搶占一個市場地位,就意味著一個成功的營銷案例誕生。爾后,從創造到復制,從復制再到創造,創造力永遠是適應變化的不變因素。再如,創造一個有戰斗力的團隊,員工的心態往往被一些消極的習慣“框”住,內在的力量得不到挖掘,唯有創造。如何創造?我認為就是用新的過程去磨煉,給他們一個一個學習的平臺。只有這樣反復多次,堅持不懈,才能使團隊的精神綻放一新。團隊建設必須創造一個優質的核心層,世上沒有一個人“全能”,只有“長處”才是最有價值的,正如“眾人劃槳開大船”,長處一加十,十加百,加到“強者質變”這個過程,就是一種地位的象征了。
有了區域市場的地位后,企業就會有實力和條件駛向資本擴張的快車道,與國際一流品牌的發展趨勢接軌。
我們看到鞋服業排名前幾位的品牌,它們在全國的市場并沒有做到絕對的領先,但他們在區域腹地做成了老大,成就了他們的知名度與美譽度。所以說,區域市場的地位往往可遇不可求,搶占區域腹地的地位是一種營銷戰略,戰略成,則地位成。
搞區域市場建設要顧大局
區域操作在市場變化面前難免會出現難局,難局在哪里?企業向更高的目標沖剌時,總公司、省級代理商和經銷商的實力、理念和忠誠度都遇到一些瓶頸,不進則退,過急又亂,面對難局之時,我認為首先要顧全大局。
區域破壁,破什么?其過程是什么?先是突破點,再拉線、成面。破點關鍵在于原創,明晰自己的定位,以便在未來接連占領的“城池”上插上自己的旗幟,讓競爭對手看到一個與眾不同的自己。原創成功后,就會有許多競爭對手學習你,靠近你,滲透你,這時你也無疑是賺了品牌的人氣了。對于拉線成面的活兒,就會有人跟你一起去做。
我們不能省掉必要的環節去求發展,即不能拔苗助長,要落實科學的區域營銷發展觀,比如家族式管理,老團隊、經驗的模仿,傳統式營銷等。這些能在一定階段為省級代理的提升起一定的促進作用,這也成為區域做大做強的必要環節,如果硬是砍掉這個環節,往往適得其反。比如鞋服營銷,區域里4000萬元的進貨額,如果省級代理用“原來的體制加點創新”的思路就能成功,那么這就不能大談“區域改革”,因為會傷了省級代理的底氣。我們應該想到的是:在先進理念無法及時導入的“思想淡季”階段,更多的是要為未來的變革做些準備性的動作,讓老板看得到,然后蓄勢待發。
這個階段對于老板和職業經理人是很辛苦的,對老板來說,投入更多,風險也多,與其風險難測,不如靜觀,但又不能放下老板的架子,老板的威信總是要樹立的,不可能隨便被職業經理人拉下面子;對職業經理人來說,省級代理商下面某些“奴心可鑒”的員工唯超老板意志是瞻,這也難怪,因為省級代理不放開一下權,職業經理人也就無法樹立權威了,聽經理的,也就不如聽老板的。
如果4000萬元的進貨額完成了,必會產生出一些對原來體制有顛覆的新東西,這些新東西讓省級代理在實踐中重新認識自己,也認識了別人。知曉了一些新東西對市場的作用后,省級代理對新東西的認可就不會停留在原來職業經理人“書面理論”這個層面上了,而是要進入到真正落實這個深度了。
如果總公司再下達比如5000萬元至6000萬元,甚至是更高的進貨額目標,省級代理要么不想發展,如果要發展,他一定會去接受更多新的東西了,職業經理人此時再談授權啊,分公司運營啊等等,就不再很難了。
一個省級代理在洗牌大潮中存留下來,并且有著或多或少的發展離不開“多位一體”(渠道自上而下的抱團發展和其他資源的整合互借)的功勞。
比如在廠商聚焦終端發展的一體化過程中,應該有一些成功的區域市場“戰役”載入公司發展的史冊。這些戰役所形成的業績推動了區域市場的前進,也形成了廠家、省級代理、終端商三位一體的感情文化。職業經理人協助省級代理的工作,這一點一定要顧全。所以說,區域破壁團隊雖然是挺“進”派,但也要在“亦進亦穩”中把握重心,協助省級代理持續發展區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