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積居奇 謀取暴利——棉價高企,“水貨”噩夢浮現
編者:本世紀以來,隨著我國棉花種植面積與產量不斷下滑,在紡織工業迅猛發展的形勢下,資源供求矛盾日漸突出。為爭奪日漸萎縮的棉花資源,各類市場主體紛紛加入到“搶購”的行列,以“囤積居奇”,謀取暴利。
雖然囤積居奇的行為是被市場經濟社會所認可的,但由此滋生的棉花含水率超標等質量問題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
“今年的棉花價格真的太好了,我們家的棉花直接從地里摘回來,根本不用晾曬就有大批棉販子搶著要。”在湖南省常德市,一位陳姓棉農介紹。他說,最近這一段時間常德經常下雨,但只要棉花從地里摘回來,就能賣的掉,再差的棉花也能賣到4元/斤。
據記者了解,由于長時間的陰冷天氣,這個地區的棉花普遍出現了爛鈴的情況,棉農一般都是連同外殼一起采回來,然后坐在家里慢慢的掰,掰出來了就有人要。但由于不用晾曬,一些含量率在15%以上的籽棉大量在市場流通,遠遠超過10%的國家標準。
供求失衡引發資源緊張
隨著國際棉價的急速攀升,我國近期棉花現貨和期貨價格都創了歷史新高。“棉花價格大漲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例如全球性的棉花減產趨勢,美元的流動性泛濫,紡織工業開工率大增,以及政府和全球性投機資金的背后推動等等。”棉花行情觀察人士指出。
最近幾年來,隨著棉花資源的日益緊缺,棉花超水問題變得非常突出。業內專家以江蘇為例說明當前的棉花供求形勢:江蘇是全國紡織工業發達的省份,目前江蘇的棉花種植面積為350萬畝,好年景可收棉花700萬擔。但是,供需缺口卻相當大。有數據表明,江蘇的需求是8000萬擔以上,也就是說,即使全省棉花一兩不外流,也只能滿足需求的1/10。在這種“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江蘇棉花從來不愁銷路。
中國人普遍的心理就是“物以稀為貴”,越是供不應求的東西,爭搶者越多。棉花資源日漸稀缺從日益增多的棉花收購、加工企業可見一斑。除了400家有資質的棉企以外,還有200家各地棉企,在國內棉花產區,老打包機、民間小車間、小作坊可謂遍地開花。這些市場主體對棉花資源共同進行爭搶,導致質量管控的艱難。
為了搶到資源,眾多的棉花收購企業無視棉花的含水量與潮濕程度,“先買下來再說”。買下來之后干的就是本該棉農干的活——攤曬,這需要外雇較多的勞動力實施,一些較大規模的棉花企業則干脆不曬,與用棉企業進行協商,采取折重的辦法,用棉企業收進來后再進行松包敞濕。
“棉花是季節性收購的物資,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第一紡織網分析人士稱。棉企也是被逼無奈,國家嚴格的標準與規范不予執行,只能先收后處理,不然的話工廠缺原料沒法運作。為此,不少用棉企業采購了大量烘干、皮清等設備,加重了企業運營成本。
超水棉的危害
超水棉具有相當的危害性。據記者了解,因為棉花購進后要有一段時間的儲存期,這段時間棉花如果含水量超標,加之儲存條件不好,超水棉就會發生霉變,一些較厚較高的堆垛甚至會發生自燃的現象。
從棉花加工環節來看,如果籽棉的含水率超過12%,機械就不能正常運轉,尤其是軋花機。一旦籽棉形成了棉卷,如果籽棉水分超標,在高速運轉狀態下極容易產生辦結而停車,就不可能形成蓬松棉卷狀態,軋后的皮棉呈現出異常形狀,沒有光澤、色呆甚至暗灰。到了儲存環節,超水分的皮棉經過加壓后包內密度變得很大,導致纖維變異的速度加快,儲存一段時間就會形成板結、棉纖維泛黃等質量變異,從而嚴重影響皮棉的質量和使用價值。
“辨別超水棉的方法很簡單,用手一摸就知道了。”第一紡織網專家告訴本刊記者,一般含水率超標的棉花不需要放置多長時間就會出現發熱的情況,如果時間稍長,就會發酵甚至自燃。
此外,大量含水的棉花如果日久不攤曬,也會使棉纖維發黃潰爛,棉花品質將大為下降,棉籽的出油率也會大大降低。
據了解,在河南的不少棉區,許多棉農的質量意識淡薄,青睞于采摘露水棉,不曬即予交售。在露水棉中,纖維和棉籽都會含有大量水分(一般在13%-14%之間)。而一些不法棉販更是從棉農手里套購籽棉然后進行摻水,其含水率通常在14%以上,最高可達20%-30%。
“棉花價格越高,越緊俏,質量問題越突出,這似乎已成為規律了。”業內人士一針見血的指出。
籽棉監管力量薄弱
第一紡織網專家指出,在棉花的采摘、收購、加工、儲存等各環節中,都有可能導致棉花出現超水的質量問題,造成計量不準、品質變異等問題。然而,在棉花質量監管的眾多環節中,監管部門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皮棉的交易環節,推行公檢,籽棉收購環節的質量監管是最薄弱的。尤其是在國內收購主體日益多元化、復雜化的情況下,監管部門尤其鞭長莫及。
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實行棉花購銷市場放開的政策,使得整個棉花產供銷產業鏈發生重大變革和調整,出售干潮混雜的統貨棉的行為層出不窮。到本世紀初,大部分棉花收購業者不再以籽棉軋出皮棉對照標準進行品級檢驗,而是直接改為“手估目測”。
業內人士警告說,目前許多棉花企業仍然按照凈重進行結算,導致超水棉的產、購、銷呈現出合理化的趨勢,這是非常有害的。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專家介紹,對籽棉的水分控制,既是源頭的控制又是確保皮棉保持正常水分的關鍵所在。
“棉農采摘棉花一般應從早上10點開始,在這之前采摘的為露水花。一般來說,正常采摘回來的棉花其含水率保持在13%左右,棉農只需攤曬10多個小時即可交售。但是,如果遇到半僵甚至全僵的籽棉,則需要分選后進行攤曬,且時間要長才能達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