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8月服裝行業經濟運行簡析
2010年,服裝行業處于恢復期和格局轉型的起跑階段,各項指標在2009年較低基數上均獲得了較高的增幅。
2010年行業涌現的“梯度轉移主體變化”、“企業排隊上市”、“國際品牌主動尋找國內合作”等新現象、新變化將對未來產業發展進行定向。未來幾年,產業資源將加速向大企業流動,產業贏利能力將獲得更大提升,行業投資、生產等規模性指標將提高到一個新的級位。
規模以上企業生產恢復
行業各項指標發展均處于恢復期,高增幅往往來自于2009年的低基數。生產、出口、投資基本恢復到2009年以前水平,內需持續增長,內需變化趨勢成為拉動產業格局轉變的重要動力。
2010年1~9月,我國服裝生產大幅度反彈,產量同比增長18.24%,增幅比2009年同期提高了13.25個百分點,增幅較1~5月下降了4.19個百分點。國內外市場穩步回升,新貨補庫需求增長明顯,需求的回暖有效地刺激了產量的上漲。
但是由于行業整體用工缺口擴大、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中小企業恢復乏力,稀缺的產業資源加速向大企業流動也導致了中小企業的淘汰更迭。
2010年以來,從產業的區域格局來看,并未發生太大變化。中、西部地區產量上升速度較快,但基數低,尚不足以影響到全國生產和格局的變化。
中部地區成為投資主力
2010年1~8月,我國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際完成投資同比增長24.48%,比2009年同期提高9.06個百分點,施工項目數、新開工項目數和竣工項目數增幅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51、13.88和89.79個百分點,行業投資并未實現實質性回暖。服裝行業實際完成投資占紡織行業總投資的32.84%,比2009年同期略有下降。中、西部地區投資增速分別達到49.79%和52.37%,中部地區投資占全國比重達到43.76%,比2009年同期提高了7.39個百分點,投資絕對值直逼東部地區。
消費格局悄然生變
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2010年前三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11029億元,同比增長18.3%,比上年同期提高3.2個百分點,比1~8月微增0.1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4000億元,同比增長24.0%,增幅較2009年同期提高7.1個百分點。服裝消費增速明顯超過全國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中華商業信息中心統計的大型零售商業服裝類消費數據顯示,1~8月,銷售金額和銷售數量分別累計增長了23.05%和10.30%。
從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的代表大城市主流消費的大商場消費數據來看,2010年1~8月,大城市消費增長平穩,消費數量增幅不高。這個趨勢從2008年下半年就出現端倪,大都市消費日趨成熟飽和,面臨消費結構升級,數量增幅保持平穩低調。大商場消費增幅與社會服裝消費增幅對比來看,可以看出社會服裝零售增長更具活力,而活力的源泉就是二三線中小城市服裝消費的崛起。
服裝產品市場價格指數從2006年短暫回歸100以后始終徘徊于100以下。2010年以來,棉花價格大幅上漲、原油價格繼續上升,導致服裝產品原材料價格明顯上漲,棉花價格上漲超過40%,棉布價格增長20%~30%;由于用工緊缺,勞動力價格也出現季節性激增,長期看,勞動力價格呈現剛性增長。1~8月,產品出廠價格指數同比增長1.8%。價格走勢與供給需求關系、原材料及其他資源供給成本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緊密相關,在諸多不同方向力量的拉扯下,服裝價格年底或將達到新平衡。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