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紡織服裝邁向“碳稅時代”
國內若開征碳稅,紡織服裝行業將首當其沖。
核心提示:
曾被業界認為尚遙不可及的碳稅,已經進入了中國公眾的視野。
11月23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了新聞發布會,邀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介紹《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0年度報告》和聯合國氣候變化坎昆會議的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會議上,碳稅成為提問和討論的熱點。
解振華表示,在“十二五”期間,中國會更多地利用市場機制和經濟手段來實現碳排放強度降低的目標。“碳稅方案,我們正在繼續研究中。”
而據一份研究報告顯示,當前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全過程能耗大約為4.84噸標煤/噸纖維。開征碳稅,紡織服裝產業將會首當其沖。碳稅何時開征?會以什么形式落地實施?企業將面臨怎樣的利弊?如何迎接碳稅經濟時代?這些問題引起了泉州紡織服裝業的熱議。在等待各種疑問答案的同時,企業們也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和期盼。
何時開征?
“待檢測技術成熟時”
今年10月中旬,在天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談判峰會上,碳稅成為各國與會代表屢屢提及的詞匯。在一場討論中,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孫翠華認為,研究開征碳稅的可行性將會是我國今后工作的重點之一。
而據《財經國家周刊》等知名媒體披露,早在2008年7月,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就成立了專項課題組,研究探討在中國開征碳稅的可能性。2010年中,一份《中國碳稅稅制框架設計》的專題報告出爐。
“雖然目前一切跡象均表明,碳稅開征計劃即將啟動,但我們覺得沒那么快。因為無論是行業還是企業都需要有個適應計劃的過程。碳稅是個新東西,沒有基礎,一下子要全面鋪開實施很難。從現在開始引導公眾熱烈討論到真正開征至少要個兩三年時間,估計開征時間最早會在2012-2013年。”晉江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認為。
而在企業看來,何時開征的關鍵點在于碳排放檢測和計量技術。“我國在碳排放檢測和計量技術方面還不成熟,尚無專業機構負責。屆時如何計算企業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如何監管?這些技術問題如果沒有解決,碳稅開征只能是紙上談兵。”包括福建龍峰紡織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吳秀建在內,不少企業研發人員均表示。
如何實施?
“應配套獎勵機制”
在碳稅設計中,在哪個環節征收成為最大問題,也是企業最關心的問題。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曾對媒體表示,政府推出碳稅有三個技術備選方案:一種是放到環境保護稅中,作為一個稅目,看能否隨環境保護稅一同出來;一種是比照燃油稅改革,將碳稅引入消費稅中;第三種是把碳稅納入資源稅中,根據化石能源的含碳量修改稅率。
無論采取哪種方式,大多數泉州紡織服裝企業已經潛意識里認定,企業將是被征收方,而屆時帶來的成本壓力將一層層下移。“一旦企業成本增加了,我們會考慮提高產品售價。屆時,對整個產業來說,碳稅將是上游產品漲價的一個因素,這就和應對一般原材料價格變動沒有什么區別。”華峰織造印染實業有限公司營銷部兼生產部負責人張雪勇表示。
不少企業人士認為,開征碳稅從某種層面上來說是一種懲罰機制,懲罰要達到積極效果,應該配套相應的獎勵機制。
“如果企業將稅收成本壓力下放,消費者仍將是最終的買單方,開征碳稅的真正目的是否能達到將是個疑問。因此,若對企業開征碳稅,我們建議有關部門考慮實施一定的獎勵措施。可以對重點企業進行一定的退稅優惠或者減免其他稅目,也可以對節能減排突出的企業進行資金獎勵。這樣,碳稅才能真正促進產業提升,而不是僅成為價格提升的誘因。”上述紡織服裝行業負責人表示。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