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企業將大量集聚濱海 缺工兩萬何以保障?
印染企業大量集聚濱海后,用工問題是個非常現實的大問題,但目前,有關部門對此還沒有過深入考慮。如果不未雨綢繆,到時可能引起較嚴重的“技工爭奪戰”,進而影響企業正常生產。有關部門來對此作一系列深入調研,并對癥下藥,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是時候了。
接近歲末,應是印染企業職工最為穩定的時候,但今年不同,濱海工業區的印染企業卻明顯感覺職工不安定,不少印染企業出現了職工“跳槽”現象。為何?原來,2008年搬遷到濱海的6家印染企業,陸續開工投產,卻面臨著嚴重緊缺熟練工問題,從而引發了印染熟練工“保衛戰”和“爭奪戰”。
熟練工易主 只因新廠工資大幅高升
印花工普遍日工資在70元-100元左右,然而,濱海一家印染企業卻開出了150元的高價,為此,不少印花工不顧及老廠的年底獎金“紅包”,紛紛跳槽,選擇新主。
“近段時間,我們印染企業也出現了印花工跳槽現象。”位于濱海工業區的紅綠藍印染企業是我縣印染行業的龍頭企業,職工工資待遇在同行中處于中等偏上,但仍然遭遇了被職工“炒魷魚”的尷尬局面。“印花工雖是熟練工,以前每日工資100元,在濱海印染企業中算最高了,如今有企業開出了150元價,足足漲了50%,這明顯是一種非正常的提漲工資,擾亂濱海印染行業。”縣印染協會濱海片負責人、盛鑫印染企業董事長傅見林分析說。
“開出高價工資的是一些新搬進來的印染企業,”經過了解,紅綠藍印染有關負責人發現有部分新搬遷印染企業不但非正常化漲工資,而且還把招工廣告張貼到離“巧婦”們最近的廠區周圍。記者從濱海工業區管委會得到信息,當前因2008年搬遷到濱海的華東、華粵、鴻銘、環發等6家印染企業陸續開工投產,印花等熟練工大量缺乏,數量至少在1500名以上。
大批印染企業兩年內集聚 缺工兩萬人
對非正常的熟練工“爭奪戰”,濱海工業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已有耳聞,雖然2008年搬遷至濱海的6家印染企業大量缺工與受金融危機影響停工停產較長有一定關系,但這次事件引發了有關人士的擔憂:包括年底將簽約的20多家第二批集聚企業共計45家左右印染企業從土地揭牌之日起兩年內投產,為此,預計到2012年集聚濱海的40多家印染企業集中投產,對“巧婦”需求缺口將更加大。
集聚搬遷的印染企業也對搬遷后企業如何保持熟練工等問題表示了擔憂。位于柯橋開發區的盛興集團旗下的東盛印染是我縣首批23家集聚搬遷濱海工業區的印染企業之一,其企業辦公室主任徐榮興主要負責本次搬遷人員管理。據徐榮興介紹,該工廠一線職工在1000人左右,公司將專門配大客車送一線職工上下班,但通過初步調查統計,仍有30%-40%的一線職工表示不愿去濱海而離開“東盛”,其中包括大部分本地職工和小部分外地職工。徐榮興告訴記者,職工至少缺口在400人左右,紡織印染企業“用工荒”只會越來越嚴峻,所以企業壓力非常大。
東盛印染是首批集聚搬遷企業中規模適當的一家,為此,按其缺口400名一線職工計算,兩年內將集聚搬遷的45家印染企業,集中投產后,缺口將達2萬人,用工十分緊張。
兩萬人的用工“缺口” 何以保障
1500人左右的用工“缺口”已造成了濱海這個“綠色印染基地”的內部“騷動”,影響不小。那兩年內兩萬用工的“缺口”如任其自然發展,會有什么樣的“騷動”?這是關乎“綠色印染基地”發展前途的問題,值得有關部門關注。記者從縣印染產業集聚升級工程辦了解到,在推進印染產業集聚升級工程的實施意見及相關配套政策中,有關部門只考慮了職工住宿問題,并無涉及用工問題。
在當前“用工荒”日趨嚴峻并成為必然現象時,如何保障集聚搬遷印染企業的用工“缺口”,不僅需要企業自身不斷完善招人、用人、留人的機制,而且還需要政府部門大力支持,如規范招工機制杜絕惡意“挖人”、組織企業“抱團”到四川、湖南等人力資源輸出省份尋求更多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