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縫機行業邊回升邊反思
日前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八屆六次常務理事擴大會召開,35家常務理事單位、12家擴大單位的代表出席會議。
會議首先聽取了由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秘書長楊曉京所作的《中國縫制機械協會2010年主要工作總結報告》,副理事長兼商貿委主任胡淼海所作的《中國縫制機械行業2010年度商貿工作開展情況報告》。隨后,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常務副理事長何燁作了《2010年行業重點工作說明》,就“高效縫制設備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行業產品質量提升目標與要求”、“工業企業二十強評選”作了深入、透徹的解釋說明。
何燁首先指出,“高效縫制設備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作為國家級科技支撐計劃,協會將以此為契機,給予相應的配套資金與措施,動員更多企業圍繞創新能力的提升,切實開展一些基礎研究工作,把行業科技創新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對于“行業產品質量提升目標與要求”,她表示,協會將通過三年時間,在行業內開展重點產品的質量提升與趕超工程,使行業主要產品的質量與品牌影響力達到或趕上國際先進水平。為此,協會廣泛開展調研和宣傳,發動企業搜集各種信息,開展一系列工作,形成了此次提交會議的涉及電腦平縫機和高速包縫機的質量提升目標與要求。同時,在此基礎上,還要制定包括特種機的產品標準,將重點支持行業開展一些質量攻關課題的研究,使行業一些量大面廣的產品和部分特種機能夠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行業競爭力大幅提高而努力。關于“工業企業二十強評選”活動,何燁強調,協會一直支持行業內骨干企業爭創世界品牌,發揮品牌的積聚效應。在經過金融危機考驗后,行業資源向優勢企業傾斜非常明顯,品牌的積聚效應逐漸顯現,要奠定“十二五”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強國的基礎,勢必要進行結構調整,由小、散、弱向大、集中、強方向轉變,正是基于這種考慮,協會適時地推進了此項工作。
與會代表對協會所做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就當前行業面臨的經濟形勢及協會下一步重點工作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會議一致認為,當前企業應把握行業復蘇的有利時機,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著力加強品牌建設,倡導行業自律意識,規范市場競爭秩序,以誠信為宗旨、創新為動力,優質的服務為基礎,堅實邁出由大變強的關鍵一步。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田民裕在總結發言時說,此次會議高效、務實、內容豐富,對行業形勢的判斷和預測達成了一定共識,圓滿完成了會議的預定議程。關于如何看待我國總體經濟發展形勢的問題,田民裕指出,我國的經濟復蘇,按照國家宏觀調控的方向,回升向上的趨勢良好,但同時也存在著困難與挑戰。國際經濟受金融危機長期影響,復蘇緩慢,不確定因素很多,國際經濟發展環境復雜,從人民幣匯率問題到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升級,預示著對我國這樣一個經濟對外依賴度達60%至70%的出口型國家來說,影響將非常明顯。田民裕強調,經濟發展中還存在很多深層次的矛盾和短期的發展問題,因此對經濟的判斷預測要實事求是,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看到發展的困難和不確定性。
在對行業的發展形勢分析上,田民裕指出,行業從去年4月的強勁反彈截止到目前,回升快速,行業里充滿了樂觀的主流情緒,但更要正視行業內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在行業樂觀的形勢下,要深入反思之前的發展之路。通過此次危機,行業內的產業鏈關系得到了調整和糾正,企業應該明白經濟發展的規律是波浪式前進的。同時更要深刻思考為何危機中,行業內有的企業發展會舉步維艱,抵御風險能力脆弱;而有的企業卻可以乘勢而上,做大做強。他表示,通過這次危機洗禮,企業要探求市場經濟的真諦是什么;要思考作為受金融危機沖擊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縫機行業的復蘇與反彈為何會如此快速;當供求關系一旦平衡后,要預判市場還將出現哪些問題。
這些問題的原因與本質更需要整個行業去思考與探討。田民裕進一步指出,保障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創新與自律。縫機行業下一個五年計劃的總體目標是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平穩增長、質量為先。而我們國家的“十二五”規劃概括是,為全面建設成小康社會奠定決定性基礎。
因此,“十二五”是中國縫制機械由制造大國成為強國的關鍵時期。最后,田民裕殷切希望全行業團結起來,堅定信心,攜手堅定的跨入行業的下一個發展階段,為行業由大變強而共同努力。
會議審議并通過了《中國縫制機械行業產品質量提升目標與要求》、《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工業企業二十強”評選表彰辦法》、《關于授予東莞祥興針車有限公司等企業“2010年中國縫制機械行業五十強經銷商”榮譽稱號的意見》、《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第三屆商貿專業委員會正副主任候選人名單》和《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第四屆科學技術工作委員會委員建議名單》等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