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勇爭國際話語權ISO之路充滿艱辛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主要任務是制訂國際標準、協調世界范圍內的標準化工作。中國自秦代開始,歷代王朝都有法定度量衡標準以及法定違反標準的罰則?,F代標準化是近二、三百年發展起來的。工業革命將標準化問題提上了日程。標準化包括制定標準和貫徹標準,已取得世界上各國和國際社會的重視。
我國鞋類標準化開啟國際之旅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制鞋業在世界中的地位不可動搖,并且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和相關單位持續參與國際標準會議,表達中國聲音等因素,中國鞋業參與國際化標準制定取得了一些突破性進展。
突破1:首次聯合承擔ISO/TC137秘書處工作
ISO/TC137第二次工作組會議于11月10日至12日在德國皮爾馬森斯的PFI(TestandResearchInstitutePirmasens)召開,來自中國、英國、南非、德國、捷克、瑞典等國家的12名代表參加,中國的4名代表來自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中國皮革協會、上海國學鞋楦有限公司、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申請承擔該委員會聯合秘書的請求得到全體代表的一致通過。接下來,聯合秘書張偉娟將赴日內瓦進行相關工作內容培訓,在2011年7月份南非召開的會議上,雙方將就聯合秘書工作事宜進行正式交接。能夠聯合承擔該標委會秘書處意義重大,截止到2010年8月底,ISO共有技術委員會TC210個,分技術委員會SC519個,我國目前承擔40個ISO的技術委員會和分委員會秘書處工作,僅占5.5%。輕工行業僅有兩個行業承擔了國際標準秘書處,一個是ISO/TC114/SC14掛鐘分委員會,ISO/TC52薄壁金屬容器技術委員會,但從已有秘書處申請聯合秘書處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是第一家。
突破2:兩項新標準獲準立項
CEN/TC309第22次年會及ISO/TC216第12次年會于11月17日至18日在意大利NUI(意大利標準化協會)舉行,來自中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國家20余名代表參會,中國的3名代表分別來自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中國皮革協會。
在ISO/TC216會議上,中國新提交的兩項標準《鞋類整鞋試驗方法耐折性能》、《鞋類整鞋試驗方法耐磨性能》經過鍥而不舍的爭取,艱難的獲得一定投票率,成為ISO/TC216新的標準工作項目。
ISO/TC216在本次會議上新成立了工作組WG1“鞋類微生物”,召集人為中國皮革和制鞋工業研究院張偉娟。這是ISO/TC216于1998年成立來設立的第一個工作組,而且召集人來自中國。該工作組成立會議暨工作組會議之后,該會議將有望在中國召開,更多相關領域標準有望更便捷提交,屆時必將有更多中國專家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將進一步提高國際標準參與力度及質量,進一步提高中國鞋業標準化整體水平。
這是繼去年首次在國際標準中擔任領導者、成功參與5項國際標準制定、成為歐洲鞋類技術委員會(CEN/TC309)的觀察員、成功協辦ISO/TC137國際會議等一系列重大突破之后,中國在2010年度的國際鞋類標準會議上爭取的更多權益。
全國制鞋技術標準化委員會秘書長、國家鞋類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常務副主任戚曉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作為世界制鞋大國,年產鞋量超過100億雙,占據了全球制鞋業版圖的50%以上,但是與大國地位極不相符的是中國在國際話語權上的弱勢。此次中國參與制訂國際標準,都是技術性很強的指標,這說明我國制鞋技術開始得到了國際上的肯定。企業要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和國際標準的制訂,為中國鞋業爭取國際話語權。”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