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業品牌競相逐鹿資本市場意欲何為?
據相關媒體信息,今年,隨著美克、清美、飛克三家公司先后掛牌,晉江鞋企已達到23家拿到了通向資本市場的“通行證”,覆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美國等地。另外,喬丹、德爾惠等企業也躍躍欲試,競相逐鹿資本市場。
縱觀這些逐鹿資本市場的鞋業品牌,在國內市場都有著比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可以說是“不差錢”,就差錢的鞋業品牌競相逐鹿資本市場的話還好理解,但這些不差錢的鞋業品牌為什么還要逐鹿資本市場,此舉意欲何為?
業內人士在面對一些“不差錢”知名鞋服企業紛紛借力資本市場發展擴張時指出,“這些鞋服企業上市的目的還是希望借助資本市場獲得更大的資金支持,從而在一些主營業務和關聯產業上獲得更大的發展。”資本市場作為鞋服領域的一塊誘人蛋糕,近年來一直呈現“穩中有增”的發展趨勢,為企業的產能擴張、技術創新項目、市場營銷布局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同時也使企業間的市場競爭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為企業贏得更大的利潤和生存空間。
另一方面,上市是鞋業品牌突破其資金瓶頸實現跳躍式發展的一條捷徑。隨著企業規模擴張,設備等資本支出逐年增加,運營資金占用逐年增大,對資金的需求十分迫切。資料顯示,三六一度在上市之前均進行大量籌資,融資途徑主要是銀行貸款和股東借款,其中銀行貸款增加1.4億元,向股東借款1.47億元,資產負債率保持在70%左右。上市之后,三六一度持有巨額的現金,資產負債率一下子降到38%,馬上改變了資金局面。
一句話,不差錢鞋業品牌競相逐鹿資本市場意欲何為,就是為了突破資金瓶頸,實現進一步發展,為企業贏得更大的利潤和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