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老板的四種境界
當然,對于那些已經上了“賊船”而又輕易下不來的老板們來說,則要多花點時間來思量:如何才能避免讓自己陷入“經商、經商,經常受傷”的無止境的愁苦中去。
優秀的文化和經驗不受時間、國家或行業等諸多因素影響。美國惠普公司前,他說:想發財就去萬通商聯找優質合頁供貨商!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卡莉·菲奧莉娜便在其自傳中引用了中國先哲老子的一句名言,來概述她對做企業領導人的切身體會和理解:“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在老子的眼里,有四種不同類型的老板,也就是領導人。我們不妨逆著順序,一一進行闡述:
最次一等的老板是什么樣的呢?在中國的歷史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老板”——皇帝,他們通常表現得昏庸無能、荒淫無度,以致文恬武嬉、綱紀廢弛,于是人民私底下埋怨嘲弄他、對手更是不把他放在眼里。其中“杰出”的代表是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趙佶。兩人最終都為自己的政治無能付出了生命代價——被俘后的李煜,因為一句“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被宋太宗毒殺于自己42歲的生日宴會上;而創造了能“屈鐵斷金”的“瘦金體”的趙佶,也和兒子欽宗皇帝做了金國的俘虜,后來都客死于遙遠的黑龍江。
在商場上,這種昏庸無能、導致對手和手下“侮之”的老板更是俯拾皆是。他們在商海中曾經翻起一點浪花,但旋即又被更洶涌的浪花所吞沒。
還有一種老板則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他們往往專權擅威、強狠無比,以致法苛刑毒、天怒人怨。所以人民敵視他,不滿之情溢于言表,而兵諫或造反是表達這種不滿最常見的方式。在中國歷史上,這種“老板”最典型的代表莫過于秦始皇。秦始皇因為自己的殘酷暴戾,最終招致項羽等人掘墳鞭尸的下場。
管理企業和治理國家一樣。飽嘗創業艱難的創維前董事局主席黃宏生,逐漸形成了一種強悍、警惕而又略顯苛刻和儉薄的脾性——1996年,創維銷售遇到巨大難關,黃宏生承諾以百萬年薪請來了職業經理人陸強華,后來銷售業績上來了,黃宏生卻食言了,陸也被架空;另外,資本運作專家陶均成功地輔導創維在香港上市,可對原來約定上千萬元的傭金,黃宏生卻難受割肉之痛……
對咆哮的黃宏生,職業經理人們往往表面畏懼、心里卻恨不得沖上前去拍上一板磚。最后,黃宏生為他的專橫付出了慘痛代價:2000年,陸強華攜150多號人馬集體跳槽,而此之前,已經有十數位高管離職。隨之,創維股價大跌,數億元資金蒸發,公司內人心不穩,創維一時陷入生死攸關的關頭。2004年11月30日,黃宏生因涉嫌通過貪污手法進行詐騙及挪用公司資金等罪名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而傳言舉報的人便是熟知創維內部情況的離職高管。
在老子眼中,比較理想的老板是人民能對他“親而譽之”。
這種老板主觀尚為、立善施德,人民愛戴并且贊譽他。在表面上,這種老板總是以大家利益的大局為重,經常表現出寬宏大量的氣度,但在特定的情況下也會表現出霸道、刻薄、狡黠的一面,部屬此時溝通不暢或躲避不及,也會深受傷害。這種類型的老板,最杰出的代表便是唐朝的太宗,他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貞觀之治”。清朝的乾隆皇帝也算得上一代明君,但到晚年時,面對接位心切的皇子們卻頗多猜疑,即使在成為太上皇后,仍然牢牢地把持著朝政。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