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溫州鞋業亟待解決的六大問題透視
歲月如梭、光陰荏苒。
歷史不可阻擋地跨進了2011年,2011年是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鞋業格局嬗變最關鍵的一年,這一年,對于有著800多年的歷史制鞋傳統的溫州鞋業可謂是最重要的一年,溫州鞋業將何去何從呢?
據調查,目前溫州有2000多家制鞋企業,與制鞋業相關的鞋機、鞋材、皮革、合成革、皮革化工等企業2000多家,30多萬從業人員,年產值700億元,每年制鞋10多億雙,鞋類生產總量占全國11%左右,占世界總產量的十分之一。溫州鞋業經過近3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鞋類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鞋都”。然而,用工荒、人才匱乏、公共平臺乏力、原材料價格上漲、產業結構不合理、技術創新力度不夠等因素目前也越來越明顯地障礙著溫州鞋業的發展,使溫州鞋企前行的步伐越發沉重,所以,溫州鞋業要重現輝煌必須解決以下六個問題。
一,用工緊張狀況前所未有
由于人口紅利逐漸勢弱,中西部崛起,新一代農民工意識發生改變,新一輪用工荒再次襲擊溫州鞋業,幾乎所有的鞋業都存在缺人的現象。據不完全統計,溫州鞋業用工缺口超過3萬。2010年年末,在溫州市勞動保障局職業介紹指導服務中心登記的企業用工需求總數為12647人,應聘者缺口達7516人,缺口率近50%。
二,人才匱乏,儲備不足
依據人才、產品、贏利的次序,目前,溫州中小型鞋類企業面臨最大的困難不是資金,不是市場,而是人才的緊缺,專業人才的缺乏成為企業發展的難點。部分營銷、企劃等崗位人才流動性很大。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一、溫州鞋企引進人才的費用增高。二、經驗主義作怪,人才發展的保障措施不夠,生活成本太高。
三,溫州鞋企出現了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動向。
生產成本提高、勞動力成本上漲,生活成本增加、土地供應不足、地域政策的傾斜導致溫州鞋業失去了許多發展優勢。與此同時,受西部大開發的國家政策的吸引,以及一些中西部地區獨特的優惠政策的誘惑,一些溫州鞋企向中西部轉移,無疑會削弱溫州鞋業整體發展實力。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