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中國諸多行業將進入新的戰略發展期
誰將領航“智慧發展”
又一個十年開始;又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施。中國企業家面向未來,開始實施新的發展戰略。新的技術、新的商機、新的理念,正為中國企業的進步提供一個不可多得的事業發展機遇期。本刊組織此次報道,旨在反映來自相關行業在新時期發展的重大舉措,為讀者提供重要數據。
電子商務
迎來最佳時機
“2011是電子商務元年!”,“今年中國電子商務將會爆炸式增長!”。“十二五”將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力的最佳時機,3G網絡將會無縫覆蓋,4G網絡也將商用,3D技術也將成型,物聯網技術將會對電子商務產生巨大的推動力,云計算技術也將會得到長足的發展,為電子商務從技術、速度、資源上給予了保證。
由工信部等9部委聯合制定的電子商務“十二五”規劃初稿已經草擬完畢,今年2月有望正式成稿。根據規劃初稿,預計到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將翻兩番,在GDP中貢獻率大幅提高。
“十二五”期間,電子商務將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分支成為下一階段信息化建設的重心。與此同時,電子商務各相關方面都在加速推進:第三方支付管理細則已經頒布,更多電子商務網站啟動上市計劃……
“十二五”期間,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任務是:推動電子商務應用的普及和深化,包括推動大型工業、商貿物流、旅游服務等傳統企業深化電子商務應用,提高網絡采購和網絡銷售發展水平;促進移動電子商務等創新型電子商務發展等。此外,鑒于目前電子商務的統計口徑尚不規范,建立嚴謹的電子商務統計體系也成為“十二五”規劃的主要任務之一。
規劃初稿目前有兩點值得關注。首先,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也將被應用到電子商務之中。據知情人士透露,對于云計算這樣的新興技術,目前缺少的正是落實的“抓手”,而電子商務產業鏈整合及物流配套,正是這些新興技術的“用武之地”。其次,在支撐體系建設部分,電子認證、電子支付、現代物流、標準體系、信用體系等都將被納入其中。特別是“電子支付”,隨著央行《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以及《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出臺,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發布也被提上日程。“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會促進電子支付的規范交易,既會扶持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又會鼓勵草根的模式創新和集成創新。
皮革業
實現新的增長點
“‘十二五’時期,我國皮革業產業鏈完整優勢將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制革是基礎,科技是靈魂,皮革機械、皮革化工是兩翼,皮革制品是動力,上下游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充分發揮聯動效應,尋求和實現新的增長點,推動全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制革是皮革產業的基礎。從產業布局上看,集中生產是制革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國際皮革行業發展的先進經驗。“十二五”期間,將在有條件的地區形成5~8個比較成熟完善的制革集中生產基地,制革產業轉移將從自發無序向規范有序轉變,這也是全行業發展的一個新的重要特點;從生產企業上看,將形成一批在研發、技術、市場、時尚等方面有明顯優勢的大型制革企業集團,引領制革業的發展方向。同時,還會出現一批與大型制革企業相配套或者獨具特色的中小企業,它們相輔相成,協調發展。預計大中型制革企業占規模以上制革企業的數量將由目前的10.6%提高到15%,工業總產值將由目前的45%提高到55%以上;從產品結構看,環保生態制革產品將占主導位置;從品種上看,仍將以鞋面革為主導產品,服裝革、家具革、箱包革和汽車座墊革上升空間較大。其中,高端產品將逐年提高,預計占20%,中端產品占50%以上;從市場趨勢看,成品革仍將以國內市場為主,絕大部分將加工成皮革制品后出口。
在整個皮革產業鏈中,制革技術含量相對較高,對科技依賴程度也較高。“十二五”時期,制革行業的技術提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制革清潔生產技術,這不是某個環節的技術問題,而要體現系統集成技術創新,其中皮革化工和皮革機械的進步對制革清潔技術進步、新產品的研發起到關鍵作用;二是污染治理技術,特別是氨氮、總氮的處理技術是重點;三是充分利用原料皮資源,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如薄層皮、水洗皮、裝飾皮等。此外,制鞋、皮衣、皮件、裘皮服裝等皮革制品更加注重使用環保綠色化料、高效節能機械設備的研究與開發,更加注重新技術、新材料、新功能的研究和推廣,同時開始探索產品舒適性、功能性研究及公共技術平臺建設。
皮革機械和皮革化工作為皮革行業發展的“兩翼”,在“十二五”期間,將更加注重環保、科技、效率和質量,努力實現皮革行業轉型升級,其自身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以制鞋、皮衣、皮件、裘皮服裝等為代表的皮革制品,作為我國皮革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十二五”期間,其發展將呈現以下特點:從產業布局看,將出現由東部沿海地區向中部、西部、北部漸進式梯度轉移態勢;從企業規模看,規模以上企業將進一步增多;從產品結構看,將進一步增加皮革制品的品牌、設計、時尚和文化的附加值,注重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逐步提升高端產品比例;從市場趨勢看,隨著國內各項成本要素的上升,出口產品結構將會有很大調整,出口總量占70%的局面將會逐步下降,但仍將以出口市場為主。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