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鞋企積極應對反傾銷 不做“沉默的羔羊”
“溫州企業2009年的應訴率是60%,2010年達到100%!”溫州外經貿局公平貿易處數據顯示,去年溫企遭遇低壓電器、無縫鋼管等5件國際反傾銷和“337調查”,涉案溫企全部應訴。
從幾年前的沉默、逃避,到而今主動迎戰,溫州外貿企業這種轉變說明了什么?
溫州制鞋老大奧康或許沒有通領、江南等企業那份幸運,它從5年前開始與歐盟展開拉鋸,迄今仍像一場“看不到終點的馬拉松”。去年,當國內其他4名“戰友”紛紛放棄時,奧康仍決定繼續。董事長王振滔說:“柿子專揀軟的捏,即便官司輸了,也要讓歐盟看到中國企業是有性格的!”
2005年7月,歐盟對中國皮鞋發起涉案金額高達7億美元的反傾銷調查,2006年10月,歐委會裁決對中國皮鞋征收為期2年16.5%的反傾銷稅。2年后,歐盟又發起期終復審,并于去年12月宣布將反傾銷措施延長15個月。日前,眼看延長征稅也將期滿,歐盟又在預謀“日落復審”,以期將征稅一延再延……5年來,奧康未敢沉默,早在2006年就聯合本地及閩、粵5家鞋企向歐盟初審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取消反傾銷稅,理由是歐委會對中國企業出口歐盟鞋類產品的成本分析不準確。回復直到去年3月才姍姍來遲,歐盟初級法院最終駁回奧康等鞋企的訴訟請求。去年5月,其他4家鞋企斟酌許久宣布放棄,但奧康決定繼續上訴至歐盟高院。王振滔說:“我們不斷發聲音,是要讓歐盟知道,中國企業也懂得用法律維護自身利益。這樣一來,其他意圖對中國征收反傾銷稅的國家,在作出決定前也會慎重考慮。所以,官司輸也是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