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零件 大問題
日前,浙江一位讀者小張向我刊反映了這樣一個情況。小張所在的公司今年新購進了幾十臺某品牌縫紉機,其中有一臺雙針機的價格高于市場價1600元,經銷商給出的理由是該機配置了進口針位機組。在這個所謂的進口針位機組包裝盒上只有一張打印著“進口針位機組”字樣的紙條,并無產地、品牌名。小張產生了疑惑,遂致電生產廠家,后得知“出廠時并未配置進口針位機組”,是“經銷商的個人行為”。他馬上與經銷商取得聯系,經銷商振振有辭稱“是進口零件,從臺灣進口,所以沒有具體標識”。在此之前,這位經銷商還曾向其出售過一套300元原裝飛馬0.4毫米的雙針針距(市場上這個價格只能買到臺灣產零件),因無法安裝,未達成交易。盡管生產商后來有派專員來解決此問題,但小張從此對該經銷商以及其所代理的品牌印象一落千丈,并稱不會再從該經銷商處購買產品。
上述事件并非個案,市場上因小零件引發大問題的事件屢見不鮮。山東菏澤機修工小李向記者講述了他的親身經歷:小李2007年應聘到一家國營企業,一次車間的一臺杜克普圓頭鎖眼機出現故障,需要更換一個內部零件。由于急著趕生產進度,他在經銷店買了一個替代品,模樣與原裝零件幾乎一樣,誰知竟然沒有油孔,導致機器內部一組零件卡死,其它零件磨損很厲害,耽誤了生產,小李被公司辭退。之后,小李凡是換工作應聘時都會附帶上自己的要求——機器的主要零件需購買原裝零件。他說:“這是對機器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控訴
在近期我刊針對終端用戶組織的一次產品質量調研活動中,零件問題也是被提及最多的問題。湖北省潛江誠宇制衣有限公司機修工岳軍鴻稱,導致機器問題頻發的“罪魁禍首”是易損件的質量不過關。湖北省黃石美羚羊時裝有限公司機修工景愛明認為,現在特種機出現質量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產品的零配件問題,尤其是易損件,市場上假冒零件太多,導致小問題頻發。湖南省公安廳湘安被服廠機修工劉方勇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工廠碰到了特種機零件難采購的問題,市場上易損件質量普遍偏差,假冒零件太多,而原裝零件太貴且等待時間過長,給其日常工作帶來了不少麻煩。河南省鄭州隆慶祥服裝有限公司機修工劉增強也將質量問題的矛頭指向了易損件。而河南省鄭州領秀服飾有限公司機修工朱子明則直接用“實在太差”表達了其對當前市場上易損件質量的看法,并提出了“希望行業有關部門能加以規范”的建議。
在今年市場供不應求的狀態下,零件質量問題已從易損件擴散至其它組裝零件。河南安陽一位經銷商告訴記者,其所代理的幾個國內品牌今年以來開箱合格率普遍偏低,質量下降很明顯,以高速包縫機為例,以往用一兩年也不會出現什么大問題,今年售出三個月就出現了“噪聲大”、“故障率高”等問題,要求退貨的不在少數。他十分篤定地說:“是廠家采購的零件不過關。”上海某品牌縫紉機生產企業從事售后服務工作的小江的一席話也印證了此說法:“今年我一個月中有25天在外出差,工廠因零件緊缺,選擇用質量較次的零件代替,導致機器故障率大增,根本來不及維修。”
總體而言,市場上對零件問題的不滿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原裝零件貴。據山東菏澤小李介紹,目前市場上的替代零件是原裝零件價格的20%~30%,這是絕大部分企業舍優擇劣的主要原因。二是進口原裝零件等待時間長。據杜克普某代理商介紹,部分原裝進口零件從下單到拿到手需要兩個月左右時間。三是零件質量不過硬,極易磨損。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國產旋梭、機針等易損件的使用壽命僅為進口零件的1/3~1/4。四是假冒零件多,不知如何辨別。五是銷售旺季次品、劣質品明顯增多。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