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鞋西移 四川家門口搭建外銷鞋城
前言: 在目前“東鞋西移”的背景下,投資3億元的四川外貿鞋城本月將動工開建,將給川鞋搭建一個出口訂貨的平臺,屆時川鞋在家門口就能接到來自歐美的訂單,扭轉過度依賴俄羅斯市場的不合理產業結構。
由于俄羅斯對“灰色清關”的打擊,近來川鞋出口量接連下滑。在目前“東鞋西移”的背景下,投資3億元的四川外貿鞋城本月將動工開建,將給川鞋搭建一個出口訂貨的平臺,屆時川鞋在家門口就能接到來自歐美的訂單,扭轉過度依賴俄羅斯市場的不合理產業結構。
每三位俄羅斯女性腳上穿的鞋,就有一雙來自成都,成都眾多鞋廠在俄羅斯市場上成長起來。可近來,川鞋出口量接連下滑,美國和歐盟取代了俄羅斯市場,一躍成為川鞋出口量最大的地區。與此同時,伴隨“東鞋西移”產生的大量歐美訂單,四川鞋業出口面臨著新的機遇。
記者獲悉,一個投資3億元的四川外貿鞋城本月將動工開建,將給川鞋搭建一個出口訂貨的平臺。該外貿鞋城計劃于2012年5月建成,屆時大量國際訂單將輕而易舉地找到四川鞋業,川鞋在家門口就可“笑納”歐美訂單,走出出口下滑的困境,調整過度依賴俄羅斯訂單的不合理產業結構。
出口現狀 “成都鞋”歐美吃香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成都女鞋近八成出口俄羅斯。四川西部鞋都產業運營公司相關人士說,隨著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攀升,川鞋出口的成本優勢漸失。最嚴峻的考驗來自俄羅斯對“灰色清關”的打擊。2009年6月底,俄羅斯關閉阿斯泰市場,而這是絕大部分出口俄羅斯的成都女鞋貨源存放的根據地。
成都海關的統計顯示,2010年11月川鞋僅出口804萬雙,同比下降30.9%,單月出口規模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川鞋出口數量不僅創下年內最低,也出現連續4個月下滑的態勢。印度、越南等周邊國家,憑借其更為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漸漸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川鞋出口面臨著困境。出路在哪里?不能把俄羅斯訂單作為核心生存空間,而是瞄準全球,尤其是歐美。“成都女鞋從俄羅斯鞋轉向歐美鞋,轉型為流水線生產的全球性工廠。”該人士透露,目前川鞋對歐美出口的訂單比例從以前的10%提升到了40%左右。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