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進口政策將批量出臺 加工貿易政策暫無收緊
核心提示:下調進口關稅、增加對企業進口高端技術設備的貼息投入、促進進口便利化,是一攬子促進口政策的三個方向。
“促進口”已經取代“壓出口”,成為中國削減順差的首選路徑。
據外貿系統人士透露,一攬子的“促進口”政策有望在今年上半年陸續出臺,引導企業進口高端設備與技術將成為政策著力的主要方向,外貿系統正在商討如何進一步調整《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
早前的政策討論中,以奢侈品為代表的進口消費品降稅原本也被視作“促進口”的方向之一。上述人士表示,目前看來,推動這類商品的降稅僅僅只是促進口的一小部分內容,并非政策的主要著力點。
不過,鼓勵企業通過進口進行技術改造的政策思路,究竟是會通過降低相關產品的進口關稅來實現,還是通過貸款貼息等其他方式兌現,尚未最后敲定。
另有商務部人士介紹,預計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的裝備制造業等重點支持領域進口稅率有望降低。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與全國商務工作會議的定調,2011年外貿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出口與進口并重,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
三大路徑增進口
前述外貿系統人士指,從當前政策討論的情況來看,下調進口關稅、增加對企業進口高端技術設備的貼息投入、促進進口便利化,是一攬子促進口政策的三個方向。
進口便利化的措施已經逐漸兌現。今年1月1日開始,政府放寬了對出口企業的外匯收入管制,允許國內出口企業將外匯收入存放于境外,不再強制兌換成人民幣。去年10月份,北京、廣東、江蘇、山東已經開始試行這一政策。
前五礦商會副會長周世儉表示,雖然上述政策出臺的最主要考慮在于減緩外匯儲備增加的速度,但也同時方便了企業直接用外匯在境外采購原材料及設備,降低匯兌成本。
他認為,外匯管制的放松與進口關稅的下調,是一攬子促進口政策中最為關鍵的兩項。
前述外貿系統人士表示,早前關于如何促進口的討論中,對于是推動以奢侈品為代表的進口關稅下調,還是更側重于增加對企業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一度存在爭議。“不過目前看來,終端消費品進口的降稅僅僅是促進口的一小部分內容。”
有地方商務系統分管內貿的官員透露,關于高檔進口商品的降稅已經歷經多次調研,去年的商務部內貿座談調研會上,就有調研組領導估算,因為境內外商品差價巨大,國內的奢侈品消費不少是在香港釋放,每年都有上百億的貿易量流出。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