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鞋業:以品牌優勢做活“品質”文章
1999年安踏第一個大張旗鼓的擎起品牌大旗,推行品牌戰略。安踏傾全年之“利潤”,一戰功成。隨著孔令輝那一聲自信而誠懇的“我選擇、我喜歡”,安踏也成為讓神州大地選擇的品牌。
成功的榜樣是巨大的。安踏嘗到了第一口頭啖湯,其它同城兄弟也毫不示弱。一時間,不管企業大小,不管有沒有必要,不管符不符合戰略規劃,晉江鞋企傾力出擊,品牌會戰正式打響。明星和廣告成了晉江鞋企繼人才肉搏戰之后的新一輪會戰主題。走在晉江的大街小巷,凡是有模有樣、有頭有臉的港臺、中外明星,一個個的面帶笑容,不遺余力的推薦著一個又一個運動品牌。
據統計,晉江鞋企累計擁有19件中國馳名商標、8件中國名牌產品、36件國家免檢產品,“國字號”品牌占全國運動鞋行業的一半以上。安踏、特步、361度……國內的一線運動鞋品牌幾乎都來自晉江。這些驚人的數字表明,經過30多年的發展,晉江鞋業產業集群已經形成,特別是通過名牌熱,品牌效應有力地推動了鞋業集群的形成和完善。
“品牌戰”所暴露的問題
但是,在這種大的區域環境背景下,難免會暴露和衍生出一些問題,它是企業名牌熱發展的必然階段,也是品牌發展到某一階段后所面臨的市場趨勢。比如:炒作營銷總監、狂打央視廣告、盲目跟流行風等。不論這些做法看上去如何,經過短期的市場檢驗,它還是成功的。
問題暴露后的思考和改進,關乎晉江企業的發展。希望能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給業界帶來一些啟示,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顛船策略引發價格戰
目前,讓福建體育用品公司老板們最為困惑的是營銷手段,曾經的廣告作用越來越被削弱,只靠單一的市場操作手段,要完成銷售計劃的可能性也已經微乎其微。于是,從去年開始,一些品牌開始向功能細分方向發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如開發生產帆布鞋等。然而,令他們始料不及的是,后來者一哄而上,導致整個市場極度飽和,市場批發價、零售價日趨降低,銷量不增反減。帆布鞋是這樣,匡仔鞋、網布跑鞋、超纖鞋、沙灘鞋也都難逃劫數。與此同時,市場上不斷有新品牌加入競爭,一些貼著國際品牌標簽的衍生品牌,使本已混亂的運動鞋市場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充分,價格戰將不可避免。競爭個體密度增大,行業的平均利潤不斷被攤薄。因此,廠商,特別是區域經銷商指望按原有經驗,靠批發吃差價的好日子將不復存在。市場給廠商、經銷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銷商必須學會主動“割肉”以適應新的市場態勢。另一方面,那些擁有雄厚實力的廠商,也會利用價格杠桿“興風作浪”。他們采用“顛船”策略,將那些實力不濟、沒有規模效應的小品牌拋入市場的湖底。而那些躍躍欲試的品牌黑馬,則常常會以低價進入迅速贏得市場的追捧。品牌商你來我往,中國運動用品市場的平均價格必然回落,一場價格風暴將迅速刮起。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