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率”重壓倒逼企業加速轉型
隨著中國央行宣布2月9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后,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刷新了匯改以來的新高。而人民幣升值和貸款利率的雙雙提高無疑成為剛從金融危機中恢復生機的中小外貿企業的雙重負擔。
2011年第一次加息的公告拉開了中國央行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的序幕。
從去年10月至今,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央行已經3次加息、4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高企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如同懸在央行頭頂上的一把利劍,迫使貨幣政策一再收緊。在許多經濟學家眼中,2011年中國經濟的最大威脅仍是通脹,因此貨幣政策從緊的周期將會持續,加息也將再來。
然而,貸款利率的增加對于企業來說無疑是個壞消息。人民幣的升值和貸款利率的提高成為眾多剛剛從金融危機中恢復生機的中小外貿企業的雙重負累。業內人士認為,持續的加息必定會增加外貿企業的成本壓力,壓縮利潤空間。不過,加息效應的顯現是逐步的,企業當前應抓緊時間開拓業務渠道,發展新客戶,縮短資金鏈。從長遠看,傳統外貿企業向外貿綜合性企業的轉型已經勢在必行。
“雙率”齊升推高經營成本
自2月9日上調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后,一年期貸款利率已經達到6.06%。
浙江四通紡織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說,連續加息會提高企業貸款成本,增加利息等財務費用的支出,進而增加經營成本。另一方面,加息還將進一步推動人民幣的升值。
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已經使不少外貿企業如履薄冰,而銀根緊縮、貸款利率的提高對于中小企業則意味著更大的困難還在前面。
在今年年初的央行工作會議上,“穩物價”被央行置于今年4大任務之首,管控流動性則被央行作為落實穩健貨幣政策的重要措施。“宏觀調控是連續的過程,目前來看,加息已經成為一種常態。”興業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的語氣十分肯定。他對記者說,本次加息之后,市場對全年加息次數的預期可能增加,對央行治理通脹將更有信心。“市場對政策預期趨于理性,將有利于弱化市場所謂‘流動性過剩和物價上漲管不住’的預期,從而為遏制未來可能出現的第二波物價上漲奠定有利基礎。”魯政委說。
北京大學風險投資研究所研究員馬光遠認為,本輪加息的力度選擇依然是0.25個百分點,幅度并不大,但選擇的時機非常果斷,表明央行今年抗通脹的底氣很足,通過本次加息已經在宣布,中國的貨幣政策將進入從緊和加息的周期。
不過,馬光遠也指出,央行在政策選擇上依然面臨兩難困局。加息周期之后,熱錢的推動對于資產價格和輸入性通脹都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同時,金融危機過后,中國的很多中小企業復蘇的基礎依舊不牢固,如果過度收縮信貸,首當其沖的將是中小企業。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