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誘惑下服企需集中精力做產品
《轉型時代的創新》,是本期《服裝界》雜志中的一篇文章,之所以把它用作卷首語的題目,是因為我們認為,該文作者——北大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蔡劍,在目前行業發展關鍵時期,再次為我們重申并強調了一個重要的觀點。
蔡劍院長認為,創新是我們企業家面對的一個永恒課題;他更認為,創新是有方法有原理的。顯然,創新將使現階段中國勞動力密集型的紡織服裝行業摒棄人海戰術,而用更現代高效的戰略搶占高價值制高點,從而催生出新興企業和偉大的公司。
什么是現代高效的戰略?這個戰略如何實現?
2011年全國服裝行業協(商)會秘書長聯席會議認為,調整產業結構,改變產業形態,實現品牌價值創造,是中國服裝業迎接新戰略機遇期的基本方法論。而現代高效的戰略就是“緊密抓住整體行業發展環境、市場形態變化的趨勢,加大研究力度”,運用新興技術,在質量、標準、文化創意、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實現突破。
比如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快速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交換方式、生產方式。雖然面對龐大的網購市場,有人從線下走到線上,有人反其道而行,但面對如此的圍城困擾,已經有一些品牌漸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線上線下多渠道之路。它們以無以倫比的創新精神、探索精神為更多消費者所熟知。
在未來,這些企業會成為偉大的公司嗎?目前不得而知。但讓我們不容置疑的是,如果更多企業繼續以這種創新和探索精神投身行業,那么偉大的公司必定更多也更早出現。
我們需要信心,但不可盲目自信。
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中國服裝業正處在轉型的艱難時期。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和市場環境,依然讓我們的行業和企業面臨重重困難。
比如2010年,服裝漲價的背后其實就又是一次行業洗牌和提升的開始;而在資本熱潮誘惑下,服裝企業更需要擺正位置,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產品上,因為這是制造業的基礎。
我們也應該充分認識到,現階段,行業轉型升級的緊迫性和艱巨性。
還以網絡渠道為例。去年11月26日,阿瑪尼宣布,該品牌中國網上商店正式營業。之前Jack & Jones、ONLY等也將網店開到中國。歐美品牌對中國市場的爭奪,通過互聯網再次升級。
商場如戰場,時不我待。
我們深知,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對于已經習慣了低層次生產加工,剛剛建立起高產品附加值意識的中國服裝企業來說,創新是艱難的。然而,轉型與創新,是相輔相成的一對——轉型需要創新,創新成就轉型。
在轉型時期堅定不移地創新,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這是我們必須做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