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服裝漲價低價外貿尾貨趁機“上位”
“精品外貿服裝”、“外貿童裝”、“時尚外貿”、“外貿牛仔”……近來,鄭州市區的大街小巷以“外貿服裝尾貨”為招牌開張的服裝店越來越多。尤其在繁華的二七路光彩服裝市場附近和健康路服裝夜市,以外貿服裝店、夜市地攤為主要銷售渠道的外貿尾貨服裝大量涌現,并以較為低廉的價格“俘獲”了消費者。
隨著紡織服裝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服裝價格,尤其是品牌服裝的價格令人望而生畏。對于一些購買能力較弱的消費群體來說,去商場買上一件像樣的衣服,甚至成了一種“奢侈”。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由于外貿尾貨服裝的進貨價格一般比較低,所以一些外貿服裝尾貨店打出了“外貿服裝尾貨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招牌,這無疑刺激了一些消費者“花小錢,穿品牌”的潛在心理意識。
目前,在人民幣升值壓力日趨增大,通貨膨脹壓力也不小的情況下,外貿服裝尾貨很受消費者歡迎,很“吃香”。
“以前我這個店每天能銷售出去7、8件外貿服裝就已經算不錯了,而現在一般都在20件以上,節假日期間最多有突破過一天銷售上百件的記錄。”鄭州緯一路“火車頭外貿服飾”服裝店老板張先生高興地說。“同是做服裝生意,不少朋友向我抱怨說現在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有的都已經被迫轉行,而我的外貿服裝生意從2010年立秋以來越來越好。國慶節期間出現一個銷售高潮,最近的銷量也非常不錯。”張老板說。
不僅如此,張老板對于外貿尾貨服裝市場還有自己的判斷,他認為外貿服裝在目前的經濟大環境和消費心理變化雙重因素作用下,會迎來一個市場銷售的大利好期。
但是,在外貿尾貨服裝被看好的同時,另一個問題亦不能忽視——外貿尾貨服裝雖然價格低廉但質量方面卻存在一些隱患,想必買過幾次外貿尾貨服裝的消費者都會有類似的感受。由于外貿尾貨服裝大多是服裝外貿企業完成訂單后的剩余產品,或者在面料、規格,以及花色等方面看不出大毛病的殘次品,所以難免在質量上不能完全盡如人意。
并且,商家看到外貿尾貨市場誘人的商機,也會出現“跟風上”的情況,良莠不齊似乎很難避免,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外貿尾貨服裝市場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