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是誰?
去年 8月底,以中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控股股東蔡開堅為被告的證券市場虛假陳述民事賠償案件,經浙江省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調解,達成中捷股份、中捷控股于9月15日前向原告賠償現金1 830萬元的和解意向。至此,這件在業內被炒得沸沸揚揚的“違規占用上市公司資金”案終于告一段落。
自2000年以來,伴隨著縫制設備行業的高速發展,涉官非的企業數目也隨之水漲船高,似乎已成為這個風云激蕩的時代無法抹去的組成部分。
2004年,華唐公司伙同廣州、南海等七家公司低報價格走私3 701臺“重機”、“銀箭”工業縫紉機頭及馬達、零配件,案值1.17億元,涉嫌偷逃稅額2 363.1萬元。涉案10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追究刑事責任,其中包括曾蜚聲一時的某經銷巨頭。2006年,蘇州菀坪縫制設備有限公司因侵權,被處以幾十萬元罰款。2007年,寧波海關緝私局成功破獲一起走私縫紉機零配件大案,該案案值高達832萬元,涉嫌偷逃稅款170萬元。據悉,該公司以一般貿易方式從北侖海關申報進口7個集裝箱的臺灣產縫紉機零配件,申報價格長期不足實際成交價格的30%。2009年,黃巖金獅縫紉機設備廠因非法生產“海菱”牌縫紉機,被處以5萬元罰款。同年,東陽市軍楊刀具廠狀告山東菏澤某經銷商侵犯其縫紉機刀具商標權力,責令被告賠償原告近7萬元。同年8月,寧波林某經營的公司因涉嫌利用虛假單證,低報價格走私進口工業用縫紉機及配件,被寧波海關立案偵查。今年2月,臺州市椒江區人民法院對一起制造銷售假冒“JUKI”以及其他品牌的縫紉機的被告人葉某,做出了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罰金20萬元的判決。這是行業目前因假冒他人產品首次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前不久,行業又傳出了某企業老板因涉嫌低報價格偷逃稅款的案件已進入司法程序,是否會身陷囹圄,近期將揭曉。
從以上案件不難看出,行業企業涉官非的領域主要集中在稅務、知識產權兩方面。縫紉機及零件因品名繁多、材質不一,價格迥異、浮動較大。不法企業利用海關對上述商品難于監管的特點,采用低報價格的手段進行走私,成為生產企業犯案的集中地。專利官司難打,專利維權難,一直是法律界、企業界公認的大難題,主要是訴訟周期太長,判決執行太難。而侵權企業扣除賠償之外往往還有巨大的利潤,導致侵權企業有恃無恐,公然侵權。于是,便上演了一幕幕悲、丑劇。
這些企業或老板接二連三出事,個中原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些老板不是在做企業,而是做生意,在品牌價值和商業利益之間總是毫不猶豫的傾向于后者。他們如此全神貫注地追逐財富,不僅忽略了公司治理結構和增長模式,而且無視一切企業都應該恪守的社會責任與商業道德。當越來越多的金錢對那些貪婪的內心不再構成安慰時,企業和老板離崩潰與毀滅就不太遠了。
從這些涉官非企業老板的動機分析,不難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失敗基因”,那就是他們都有一顆賭徒的心,都存在僥幸心理。正如賭徒有輸有贏一樣,企業靠賭,也許能得一時之利,逞一時之威,但最終的下場必然是血本無歸。一個被賭徒心態支配的老板,其企業或許能夠一賭成名,但名氣和財富不會太長久。
企業的賭徒心態有時不是天生的、主動的,而是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之后,得意忘形,缺乏對周圍環境的機會、威脅的分析和對自身優劣勢的正確看待,高估了機會和優勢,低估了威脅和劣勢。隨著國家相關法律的逐步完善以及監管力度的加強,各行各業的市場秩序會更規范。各企業不要因之前通過非法手段僥幸獲得成功而一再以身試法,因為下一個遭受法律制裁的很可能就是你。
在上述涉案的企業中,不乏已取得優異成績的企業。他們要么是創業過程中走了捷徑,要么是一時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無論獲罪與否,其付出的代價絕不僅僅是金錢與自由。因為,在中國,老板往往是整個企業的靈魂。領導者的迷茫或失足,很可能導致企業一蹶不振或分崩離析。
如果一個人腦子里想的都是錢,就永遠不能成為企業家。我們雖然不知道下一位落馬的將是誰,但真正的企業家是永遠不會落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