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內需市場整體需求快速發展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紡織服裝業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是我國重要的民生產業。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2008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488億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21.6%。其中,服裝類增長25.9%,2008年全社會累計服裝消費超過10,000億元。2009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125,343億元,同比增長15.5%,其中服裝類增長18.8%。
內需市場一直是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2009年以來,在國家擴內需政策的支持下,內需市場實現穩定較快增長,成為支撐紡織服裝行業企穩回升的首要因素。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累計實現內銷產值29,712.24億元,同比增長14.69%;行業內銷產值比重達到79.94%,同比提高2.86個百分點。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數據分析,中國服裝全行業總產量在2008年之后出現下滑,在2008-2009年連續兩年負增長,這主要是由于出口型中小企業受金融危機影響出現大幅減產甚至關停,同時服裝產量下降昭示了服裝產業發展的拐點出現,我國服裝行業由規模擴張道路走上價值擴張之路。但是規模以上企業的服裝產量卻一直呈現上升趨勢,雖然在2008年出現較小的增長幅度,但在2009年基本恢復了金融危機之前的增長水平,并且在2010年1-2月服裝累計產量達到35.59億件,同比增長17.15%。
規模以上企業:是指全部國有工業企業及部分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
2009年4月24日,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公布《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堅持開拓國際市場與擴大內需相結合。統籌兼顧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采取綜合措施,在鞏固和開拓國際市場、保持出口份額基本穩定的同時,努力培育和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同時“引導紡織企業大力開發新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優化和創新商業模式,加強營銷網絡建設,減少流通環節;積極開拓農村市場,增加對邊遠鄉村的銷售,便利農民消費。”《紡織工業調整與振興規劃》的出臺無疑是紡織服裝行業建設服裝強國的重要推進,也成為探索未來服裝強國的第一份可行性規劃。
2009年,我國服裝行業效益逆勢而漲。行業利潤總額、企業平均利潤總額、人均利潤分別實現21.31%、26.77%和19.70%的大幅度增長,行業利潤率同比增長5.93%。勞動生產率持續兩位數增長。企業成本控制能力明顯增強。2009年,服裝行業發展能力指標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增速兩項指標超過2008年。說明行業的發展模式發生了轉變,從規模擴張向效益擴張轉變。行業發展能力的增強在競爭力核心轉型的過程中得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