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服企轉型升級 退二進三解決招工難
T.I.T服裝創意園地塊以前是廣州紡織集團屬下的紡織機械廠。(資料圖片)
廣州產業轉型升級和人才升級逐漸形成良性互動 雙轉移企業跳出招工難怪圈
在金融危機中,廣州危中尋機,正確把握和處理保增長與調結構的關系,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通過“退二進三”、騰籠換鳥和雙轉移等一系列措施,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產業向高端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根本性轉變。
3年后的今天,當各地都在為招工難犯愁的時候,嘗到轉型升級甜頭的企業,不僅避免了招工難的窘境,更要以產業轉型升級促使人才升級。如今,產業轉型升級和人才升級,在廣州正逐漸形成良性互動。
模式一
工廠搬遷 用工不愁
代表:廣塑交易所,加工廠搬至內蒙古,工人數量穩定。在廣州的交易所使用IT、信息、業務管理人才,不愁招不到人。
“無論是內蒙古的工廠,還是位于廣州的交易所,我們都不存在招工難的問題。”廣東塑料交易所的原址是一家私營的塑料化工加工廠,昨日,該交易所的負責人李輝告訴記者。
交易客戶發展至6萬家
記者在廣東塑料交易所看到,這里不僅有現代化的電子交易大廈和先進的交易系統,還有整齊規范的倉儲、物流設施以及來自全國各地進行交易和交割的各類PVC、PP、PE等塑料原料。
據介紹,從當年一家小工廠轉型成今天規模的廣東塑料交易所,如今成為國內頂級的塑料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其交易客戶已發展至6萬家,年交易規模1600萬噸。
李輝告訴記者,到2004年時,公司傳統的生產模式已經遇到了一個發展瓶頸,需要新的產業發展模式替代,勞動力成本也逼企業要采取新的發展業態。此時,廣州市委、市政府提出 “退二進三”產業轉型升級的策略,趁此機會,公司決定將加工廠轉移到內蒙古烏海,而原來工廠六層建筑物就改造建設成我國第一家塑料現貨電子交易所。
“目前,內蒙古的加工廠擁有工人3000多人。雖然對于我們來說,人工成本大大降低,但是對于當地,由于廣東的管理方式和薪酬具有競爭力,在當地招工很有優勢,工人很穩定。另一方面,在廣州的交易所,共有員工300多人,用的都是IT、信息、業務管理人才,在廣州也不愁招不到人。”
節后缺工現象絕跡
該負責人說,通過產業轉型升級,以前生產環節年年節后缺工的惡性循環現象,至此絕跡。
李輝說:“與廣塑交易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年沒有進行產業轉型升級的同行,目前普遍都遇到了招工難的問題。我們通過轉型升級,走在了全國同行前面。”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