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業成本壓力面面觀:今天你漲價了嗎?
面對物價上漲所有商家都眾口一詞,到底成本漲多少,眾商家卻諱莫如深。那么到底什么推動鞋靴走上了漲價的道路?筆者從市場、制鞋廠、皮革加工環節進行調查。
經濟學中有個"菜單成本",飯館里肉、菜、油、廚師工資上漲了,菜價也要上漲,但是換菜單也需要成本,更改價格可能引起消費者的不適應,所以餐館可能還會維持原價。一般上漲很多,或者上漲很長時間后,才會選擇換菜單,這就是"菜單成本"。
同樣的,制鞋企業在堅守了一段"菜單成本"后,發現受不了了,于是開始換"菜單"。這是因為,他們的原料價格不受自己控制。
橡膠、原皮都大量進口,化工原料的價格要遵循國際石油價格的走勢,人們突然發現,泰國的水災影響了鞋的價格,因為橡膠減產了;國外瘋牛病說不定也會影響鞋的價格,因為牛皮少了。人民幣升值當然更是個繞不過去的坎兒。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越來越緊密的今天,我們的足下之輝與世界經濟息息相關。
A 市場
今春單鞋價格破千
“這兩雙我都想要,但是只能負擔一雙的錢,還是買上班穿著方便的吧。”在富力百貨一層的專賣店里,一位顧客“忍痛”放棄了一雙標價998元的高跟鞋。記者在店里轉了一圈發現,往年春款單鞋剛推出時,標價多在600至800元,但今年的市場上已鮮見800元以下標價的單鞋,價格普遍上漲了兩成多。像Belle、思加圖、真美詩等品牌,春款鞋一面市,標價動輒就是998元、1080元,有些甚至達到1200元以上。
B 加工者
原料、人工成本都在漲
奧康千石制造中心總經理樊曼如表示,原材料全都在漲價。"今年以來皮革上漲了15%左右,藥水上漲了10%,包裝紙的漲價也遠遠超過15%。"樊曼如算了一筆成本賬:一雙鞋光成本漲幅就在10%—15%,還沒有加進人力成本。就在不久前,一輪用工荒迫使奧康每雙鞋的單價上調了10%,才能消化人力成本。
樊曼如說,目前,制鞋業不得不在"保利潤"和"保客戶"之間作出選擇,一旦客戶大量流失,企業最終必然倒閉,因此更多企業選擇犧牲利潤來保住客戶。據濟南一家制鞋企業有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一雙膠鞋底的成本在8元左右,現在就得15元。
金猴集團副總經理蘇金合表示,越高檔的鞋漲價越多,因為越高檔的鞋用料越好,材料漲幅越大。"皮革業和化工業是緊密相連的,跟著石油行情走。現在國際石油漲這么高,化工原料的費用漲得也很大。"
伴隨原材料漲價的,是人民幣升值的巨大沖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稱,這兩年,對于鞋廠來說,除了出廠的鞋子價格難以上漲之外,所有的開支都增加了。人民幣一升值,無疑雪上加霜。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