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加息增加溫州鞋企成本壓力
回顧去年業績,溫州某鞋企負責人老程有些無奈地說,去年溫州企業賺錢了,但主要來源并非制造企業。銷售額上去了,但利潤下降非常明顯,賴賬比往年明顯增加,賺錢效益一年不如一年。
同時,老程也是一家地下擔保公司的合伙人,主要從事民間高息借貸業務。在溫州,這種打著擔保公司等旗號放高利貸的現象極為普遍。老程估計,全市像他這樣沒牌沒照的擔保公司起碼有上千家,運作資金在200億元以上,“高利貸成為去年溫州最賺錢的行業。”
正月里,老程穿梭在酒店、茶座間,和一些親朋好友吃飯聚會。席間,一些企業主更多談到,去年他們放高利貸賺了多少錢,投資的房子現在價格上千萬,卻很少談到企業經營怎么樣。老程說,不賺錢的企業已成為一些溫州老板的面子工程,賺大錢的炒房、高利貸副業使他們樂此不疲。
沒有下家也就沒有上家,這些企業能從高利貸中賺得盆滿缽滿,這說明在中國勞鞋都有許多企業向他們借高利貸。原因何在?
過度收縮信貸,首當其沖的將是中小企業
2011年2月9日,央行宣布上調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后,2011年第一次加息的公告拉開了中國央行貨幣政策進一步收緊的序幕,
《中國證券報》上周四發表評論文章稱,繼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外資流入規模大幅增長后,中國近期可能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以緩解流動性壓力。據中國央行周三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人民幣5,016億元,去年12月份為人民幣4,033億元。自2009年1月份以來,中國已經八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累計上調了4個百分點,目的在于回籠過剩流動性并遏制通貨膨脹。
上周五,《中國證券報》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2月份中國銀行業新增貸款在人民幣6,000億元(合913億美元)以下,遠低于1月份的1.04萬億元。報導稱,2月份新增貸款規模下降表明,中國央行采取的一系列緊縮措施已經發揮了遏制國內信貸擴張的威力。
可以想見,貨幣政策從緊的周期將會持續,加息也將再來,這讓剛從金融危機中恢復生機的中小外貿企業憂心忡忡。
貸款利率的增加對于廣大鞋企來說無疑是個壞消息。業內人士認為,持續的加息必定會增加外貿鞋企的成本壓力,壓縮利潤空間。不過,加息效應的顯現是逐步的,鞋企當前應抓緊時間開拓業務渠道,發展新客戶,縮短資金鏈。從長遠看,傳統外貿鞋企向外貿綜合性企業的轉型已經勢在必行。
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已經使不少外貿企業如履薄冰,而銀根緊縮、貸款利率的提高對于中小企業則意味著更大的困難還在前面。連續加息會提高企業貸款成本,增加利息等財務費用的支出,進而增加經營成本。另一方面,加息還將進一步推動人民幣的升值。
北京大學風險投資研究所研究員馬光遠指出,金融危機過后,中國的很多中小企業復蘇的基礎依舊不牢固,如果過度收縮信貸,首當其沖的將是中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