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箱包皮具業發展問題之一:大品牌缺失
我國雖然是箱包皮具生產和出口大國,但卻面臨品牌的缺失和經營成本上升、利潤下滑以及貿易壁壘等方面的問題。
工信部發布消息顯示,2010年,我國輕紡產品出口增勢良好,出口額超2008年水平。據悉,2010年,主要輕紡產品出口同比增速均在20%以上。其中箱包出口額為180億美元(2008年同期為139億美元),增長40.8%。出口數據顯示,我國箱包業在不斷的增長,但是卻面臨品牌的缺失和經營成本上升、利潤下滑以及貿易壁壘等方面的問題。
縱觀國內外市場,我國箱包業雖然發展迅速,成為箱包皮具生產和出口大國,但與其大國身份極為不相稱的是品牌嚴重缺失的尷尬境遇。在國內140億元的箱包市場上,絕大部分被路易威登等國際頂級品牌和一些國外授權的中檔品牌所占據,國產自有品牌市場份額不足10%。有數據顯示,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從我國進口的箱包皮具已占到此類產品進口總量的70%,而近年來有不斷上升的趨勢。但是由于我國的產品沒有自己的品牌,附加值較低,出口箱包的單價通常只是進口箱包的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多數企業出口的箱包皮具賺取的僅僅是低廉的加工費。由此業界人士感嘆,我國箱包市場的品牌空白,同箱包生產和出口大國的稱號極不相稱,要想使我國的箱包皮具產品立足于國際市場,亟待打造一批叫得響的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