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市紡織服裝業民營占總量98%
3月10日,記者從衡陽市紡織系統工作會上獲悉:“十一五”期間,全市紡織服裝民營企業由初期的63家增至期末的187家,其中規模企業32家、省級龍頭企業3家,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60億元、實現利稅8.6億元,較“十五”分別增長1.2倍、21倍,民營總量已占全市紡織服裝總量98%。
“十一五”以來,市紡織系統確立“關注產業發展,關注職工安置”的改制思路,改變過去改制“變現資產,關門走人”的舊方式,先后引進常德云錦紡織、福建華豐紡織、廣東青蛙皇子、廣東金苑服飾等優勢企業入駐我市,收購、兼并、重組有關紡織服裝企業,共完成政策性破產2家、依法破產10家、產權轉讓9家、安置職工1.3萬人、變現資產1.8億元。在推動產業發展上,敢于創新發展,同福建華豐紡織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我市首創紡織服裝產業園,集聚紡織服裝產能,邁上集約化經營之路;在資產保值增值上,將有一定資源比較優勢的織布廠、針織制衣總廠、毛紡廠整體聯動改制,織布廠土地轉讓拍賣達100萬元/畝,創當時國企改制最高價,對毛巾廠、雁城時裝廠等資源相對匱乏企業,采取分塊拍賣方法,變現資產高出評估值40%,成為全市國企改制的經典之作。
據統計,去年,全行業完成總產值50億元,同比增長45.6%,固定資產項目投資1200萬元,同比增長36%,完成招商引資5000萬元,萬元產值綜合能耗下降6%。與此同時,招商引資成效顯著,6家企業赴銀川參加中國西部服裝藝術節,18家企業參加市工業產業轉移暨產業對接洽談會,成功舉辦市紡織工業產品展示會暨項目洽談會,三大活動共簽約12億元,成功引進金苑服飾、青蛙皇子、摩登堡、多喜愛4大知名品牌入駐雁城。此外,項目建設進程加快,華豐紡織服裝產業園一期工程竣工投產,華鴻紡織服裝產業園建設掃尾,云錦紡織入駐白沙工業園奠基,衡陽針織制衣總廠改制順利完成,衡陽毛紡廠正式啟動改制,市毛巾廠、勝利服裝廠等完成改制驗收。
該行管辦主任陽文華表示:“十二五”將加快轉變紡織服裝工業發展方式,突出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推進集群集聚,打造50億園區、70億產業、萬人就業產業新格局。
市黨政領導劉倫策、段志剛、王芳富、李安平等與會。段志剛充分肯定紡織服裝工業“成績很大、潛力很大、責任很大”,要求進一步“加大扶強力度、加大招商力度、加大服務力度,將衡陽打造成中南最大服裝基地、全國最大鞋類基地、世界服裝品牌黃金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