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裁剪房”的服裝高新技術成果選介
在2010年年底舉辦的“2010中國服裝高新技術成果交流推廣大會”上,有數十個來自科研機構、服裝院校、相關行業企業研究、開發的紡織服裝行業高新技術成果項目得到推廣。這些研究成果,既有產學研聯動開發的項目,也有企業生產實踐總結的項目,應用性較強。
這些獲獎項目中,也有與“裁剪房”有關的高新技術研究成果。“裁剪房”內有服裝生產的所有前道工序,涉及從CAD輔助設計、制版、打樣到鋪布、裁剪的一系列過程。此次大會上推廣的與“裁剪房”有關的獲獎項目,大多是基于服裝CAD軟件系統的延伸開發,包括人體測量數據庫、三維人體掃描系統、裁剪方案等方面的內容。下文選擇部分項目予以介紹。
1. 女式套裝量身定制系統開發研究
量身定制生產方式被視為服裝行業長遠發展的趨勢之一。該項目是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開發的成果,基于服裝工業發展過程中人們對服裝個性、適體性提出的更高要求而研究。項目開發者認為目前市場上的女式套裝在合體性與舒適性方面欠佳,不能體現個性需求,因此開發了女式套裝量身定制系統。
成果簡介:
該項研究利用當前與服裝有關的軟硬件技術,確立了女式套裝快速定制系統的框架和開發路線。整個系統由三維人體掃描系統、服裝MTM系統和女式套裝MTM定制軟件等三個模塊組成。如圖1所示,三維人體掃描系統提取形體參數后導入到MTM定制軟件,而后MTM定制軟件將形體數據與女式套裝款式信息再導入服裝MTM系統,實現女套裝量身定制的快速反應。
該系統構建的女式套裝MTM系統開發環境包括:一是利用美國格柏的AccuMark服裝/時裝樣版設計、放碼、排料系統,創建新樣版或修改已有樣版以適應新款,且多項操作可同時完成,所做修改自動應用所有關聯樣片;二是利用格柏AccuMark MTM服裝/時裝單量單裁系統,通過充分分析并概括人體體型特征,細分女性體型以擴大標準樣版數,并提取控制部位之間的參數關系,更新原型制版過程中的函數關系,得到滿足相應體型的適體原型;三是利用CoreIDraw繪圖軟件設計和繪制女式套裝的款式圖和各零部件平面圖,使系統中有多達10752種變款供定制者選擇。除此之外,系統還建立女式套裝樣版變更規則庫和變款款式庫以及MTM系統數據庫。
該系統還構建了女套裝量身定制軟件,利用數據庫技術,進行信息的查詢、管理以及識別處理,以提高信息管理的快速性、穩定性、方便性。該軟件分為上衣款式部件、裙子款式部件、套裝款式數據、套裝定制等幾個模塊,其中套裝定制為本軟件系統的核心功能模塊。
2. 3D CAT/CAD/CAM服裝快速生成系統
該項目同樣基于服裝量身定制的批量生產背景開發,由上海和鷹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蘇州大學有關專家設計完成。名為HY-Scanner 320的系統在2009年9月推出,據悉可實現4分鐘快速成衣,它采用了3D非接觸式人體測量、樣版自動生成和電腦自動裁剪等信息化、數字化技術,建立人體數據庫和標準人臺及人體模型,配合硬件如HY-3D410測體儀、YIN-CAD系統、HY-S1625自動裁床,實現三維CAT/CAD/CAM的集成,以達到服裝生產前準備的全程自動化操作效果。
成果簡介:
目前3D人體測量技術已經成熟,該項目一方面要實現3D/CAT向上延伸到網上三維虛擬模特人體,實現虛擬現實設計與服裝超維設計的對接,另一方面要實現3D/CAT向下延伸到與服裝CAD/CAM的無縫連接。
3D CAT/CAD/CAM服裝快速生成系統主要基于快速的服裝定制反應流程,首先按照顧客要求選定服裝款式和面料,接著利用3D人體自動測量系統對顧客進行測量,再接著根據計算所測的人體數據,導入相關的服裝CAD軟件轉換為服裝尺寸,最后根據尺寸自動打版、排料,并通過網絡傳遞到工廠進入自動裁床裁剪完成相關作業。
在工作時,系統利用HY-3D410測體儀分列四個攝像頭通過對標準姿勢下的人體進行激光掃描,經過計算機處理獲得整個人體的點云圖。由于采用全方位掃描,避免死角,且激光同步高速掃描時不怕任意晃動,在20秒內可以完成掃描。由此過程得到的人體數據被調入專用的數據轉換軟件,以轉換出需要的人體測量數據。整個系統大概可以獲得120余個人體各部位的測量尺寸,最終根據顧客實際選擇。系統基于皮膚測量之后,會依據服裝款式適當放松量,并進一步自動生成成衣尺寸應用于CAD系統。之后,系統根據客戶選擇的款式,在樣版庫中根據擬合算法模式計算的人體尺寸,自動完成個性樣版,利用CAD進行自動放碼、排料等工作,而后進入裁剪環節。
整套系統的特點包括:數據獲取裝置固定,能提供穩定的結果并方便維護;當測量標準周長1000毫米的物體,所測數據的準確度在2毫米以內;一分鐘內,系統自動獲取并儲存數據;四是系統保證人體測量、姿態分析,適用于大量定做和量身定做;五是可靈活滿足不同國別、地域的人群;六是數據容易查詢和管理、使用,可追蹤群體變化情況,建立“流動”的人體數據。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