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產業創新成為全行業的時代特點
“產品創新,成為整個行業的時代特點。”2010年底,在一次行業內的頒獎典禮上,中國服裝協會會長杜鈺洲說。
做為行業最高領導,這已經不是杜鈺洲第一次強調“產品”在行業和企業中的重要性,而在當前這個“十一五”、“十二五”交替的關鍵時期,這樣的強調則更加意義重大。
事實上,“十一五”的五年,被行業認為是中國服裝品牌成長最快的五年。尤其是2009年,產業振興規劃出臺,服裝產業被重新定位為民生產業、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和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
“新的定位和產業發展讓服裝產業人充分認識到:產業要從以勞動力優勢為驅動的發展方式,轉變為以創新驅動的發展方式。”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說,男裝企業比以往更注重設計研發、現代管理、科技進步、品牌建設、商業模式創新等。在這當中,企業大都先把精力放在產品上。
“產品創新是男裝品牌得以持續發展的基礎,是解決男裝品牌產品同質化、產品結構單一化問題的有效途徑”,從事服裝品牌規劃與運作研究的姚麗丹說,“男裝產品創新包括產品系列主題和消費觀念、款式、顏色、面輔料、附件、縫制工藝、成衣整理工藝等要素的創新”。
就在國際快時尚品牌為國內服裝業帶來第一波“快時尚”沖擊后,對快速研發、快速上貨周期及物流系統的崇尚,延伸到了傳統老牌男裝公司中。2010年,羅蒙集團正式推出“中國大眾時尚第一品牌”的目標及概念,宣布“提速”。
不過目前,傳統男裝品牌轉向“快時尚”在國內還沒有先例,一個突出的問題是,規模龐大、年銷售額以十億元計的羅蒙要怎樣轉變才能輕盈快速?
“羅蒙變身,有兩大原則,一是不與時尚作對,二是不與科學作對。這告訴我們快時尚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不能照搬國際快時尚品牌的模式,而要取其精華,結合中國市場需要,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羅蒙式快時尚。”公司董事長盛靜生說。
“國際快時尚品牌全部采用代工的生產方式,因此成本相對較高。而像我們這樣的國內服企擁有世界級服裝生產基地,優質的做工和靈活的服務,結合這種優勢,主流產品由我們自己生產,這在某一方面也降低了成本”,盛靜生說,“傳統的服裝生產過程中,周期最長的是面料的研發和生產,羅蒙將面輔料的設計、研發、生產環節提前完成,作為‘快’的第一前提,設計師根據現有面輔料和當季風格元素進行系列款式的設計。同時,大力整合資源,與國際設計室、外聘專項品類設計團隊以及品牌設計師通力合作,構筑起羅蒙快時尚的高速運轉核心。”
在他看來,制造能力是中國服裝的最大特色,而這正是羅蒙作為傳統男裝公司轉向“快時尚”的優勢。
為了配合轉型,羅蒙一改以往“正統、莊嚴”的西服品牌定位,推出“休閑時尚西服”,把休閑服的理念和西服的外觀進行結合。“休閑時尚西服系列的推出,就是為了拓展年輕人所青睞的休閑服市場。”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