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服裝行業三大支撐要素:出口
2010年服裝出口基本恢復到2009年以前水平,高增幅源于低基數。經歷了金融危機期間的國際需求跨年度的低迷,2009年服裝出口一度陷入兩位數負增長。2010年,在強烈的補庫需求作用下,服裝出口基本恢復到2009年以前水平。據海關統計:2010年,我國累計完成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1294.78億美元和295.47億件,同比分別為20.95%和13.72%。服裝出口金額占紡織品出口金額61.07%。出口數量分別微低于2008年、2007年同期0.02%和0.38%,差額正在逐步縮小。出口平均單價繼續保持攀升,同比增長5.6%,增幅較前期擴大。
從月度出口情況來看,從3月份開始呈現連續4個月的恢復性增長,7月份無論是出口金額還是出口數量都達到歷年的最高,8月份出口觸頂后有所回落,但出口金額依然高于歷年同期水平。10月單月出口大幅下滑后,11、12月翹尾明顯,但12月出口增幅較11月明顯回落,分別為20.95%和13.72%。月度出口金額屢創新高,主要得益于出口產品結構改善、單價提升和人民幣升值。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年1-11月規模以上服裝企業累計實現出口交貨值3343.86億元,占全行業服裝出口的比重42.24%,同比增加12.47%,增速比07年、08年、09年同期分別提高-4.63、6.80、9.98個百分點,拉動全行業服裝出口增速5.68個百分點,貢獻率是26.79%。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2010年服裝行業出口恢復的原動力主要來自于規模以下企業。2010年前11個月,規模以下企業出口增幅為28.48%,拉動全行業服裝出口增速15.52個百分點,貢獻率是73.21%。
從省市情況來看,傳統大省出口大幅回升,黑龍江、河北、四川增長迅猛。前五大省服裝無論是出口金額還是出口數量都呈現明顯回升,廣東省增幅最大,出口金額和出口數量分別同比增加23.05%和8.13%。在出口前十名的省市中,黑龍江省出口金額增加73.25%而出口數量增幅巨大,達到137.67%,平均單價大幅下滑。河北省出口金額同比增長42.19%,而出口數量微幅下降0.39%,平均單價大幅提升。四川省出口金額和出口數量同比分別增加36.67%和13.93%,平均單價微幅提升。江西省也表現良好增勢。
2010年,我國服裝行業對全球出口全線回升。對美國、歐盟、日本及香港地區這些傳統市場的服裝出口全部實現增長,出口金額同比分別為26.38%、22.79%、5.77%和0.18%,占全國服裝出口總額的66.12%,同比增加17.51%,拉動服裝出口11.92個百分點。對拉丁美洲、非洲、東盟、俄羅斯這些新興市場的出口總金額為189.78億美元,占全國服裝出口總額的14.66%,同比增加45.17%,拉動服裝出口5.52個百分點,體現出傳統出口市場經濟復蘇明顯,新興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十一五”出口價值提升,新興市場蓄勢發力。“十一五”期間,盡管行業經歷了美歐貿易摩擦、出口退稅調整、人民幣升值、全球金融危機、原料價格非理性暴漲的不利狀況,服裝出口依然保持了穩步增長勢頭。服裝出口從2005年的735.66億美元和219.73億件增加到2010年的1294.78億美元和295.47億件,2007年中國服裝出口步入千億美元大關,2008年至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中國服裝出口增幅驟然下降,跌至-10.63%。2010年在全球經濟復蘇和國際市場補庫需求的強大支撐下,服裝出口基本恢復至2009年以前水平。
“十一五”期間我國服裝出口呈現“出口價值提升”和“新興市場蓄勢發力”兩大明顯特征。5年中,服裝出口數量累計增長約35%,年復合增長率為6.1%;出口金額累計增長76%,年復合增長率達11.97%;出口平均單價提高了35.07%,年復合增長率達6.2%。排除人民幣升值因素(按照2005年月21日匯改起始之時的匯率8.11,2010年12月31日美元中間價6.6227計算,人民幣累計升值18.34%),出口價值實際提升約43.73%,出口單價提高10.32%。
從出口市場占比情況變化來看,歐盟2008年擴盟,使歐盟成為我國服裝最大出口地區。5年中,我國由于對日、港出口占比下降導致我國對亞洲出口占比回落明顯,而對港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05年取消配額,我國通過香港轉口的對美出口浮出水面,因此在2005年當年,我國對美出口出現了井噴增長,自此,我國對美出口持續增長,同時對港出口持續下跌。盡管我國對新興市場的出口占比并未實現大幅增長,但新興市場發展勢不可擋,占比較2005年提高了約1個百分點。且我國對新興市場出口更傾向品牌和自有品牌出口,傳遞出“十二五”我國服裝出口轉型升級的強烈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