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國童鞋市場 探童鞋業未來發展之路
據統計,目前我國16歲以下的兒童達3.8億,約占我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而且每年大約有2700萬的新生兒降生。到2010年新增兒童達四億。專家分析認為,國內童鞋領域正處于黃金發展期,市場擁有大約300個億的規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的開支有40%是孩子消費。特別是我國獨特的獨生子女政策決定了這個特殊年齡段的消費者是當今社會最具潛力的消費群體。近四億的兒童消費,和超過13億人關注的產業將是一個怎樣的市場?
一、中國童鞋市場現狀
從目前市場的角度來分析,童鞋的生產數量與消費數量,要遠小于成年人鞋的生產數量與消費數量。在少年兒童鞋里,強勢品牌并不多見。市場上還是缺少適合少年兒童穿著的學生鞋。一提學生鞋,很多人認為就是運動鞋旅游鞋。運動鞋如果搭配運動式校服還算配套,可是學校和學生如果改變校服款式為正裝式,就很難找到與之相配的學生鞋。因此,相對于市場競爭已呈白熱化的成年人鞋,少年兒童鞋的市場大有潛力可挖。
一位鞋業專家曾舉過一個例子,“有一所市屬重點小學,在校生有2000多人。學校在新學年為學生準備兩套校服,一套款式為運動式,用于體育課和文體活動時穿用,另一套款式為正裝式,用于升降國旗和迎送來賓等活動時穿用。該校在訂做校服時遇到難題,兩套衣服和運動鞋好訂,可與正裝校服配套的學生鞋在市場上找不到。校方急尋鞋廠訂做,前后折騰一個半月,2000多雙學生鞋才由外地鞋廠做好運到學校。在開學典禮上,全校學生統一身著正裝校服校鞋,齊刷刷地將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精神面貌展現在來賓面前。該校統一正裝的效果引起兄弟學校的興趣,他們紛紛計劃訂制能夠體現本校特色的學生鞋。”據有關機構調研發現,我國11歲-16歲少年兒童中的男生身高年增長幅度分別為6.07cm,5.72cm,9.38cm,7.12cm,5cm,4cm;女生身高年增長幅度分別為6.11cm,6.45cm,3.36cm,2.26cm,1.93cm,1.95cm。我國5至13歲兒童的腳年平均增長近9毫米。按照少年兒童腳的增長特點,家長每年因孩子腳長至少要買兩雙鞋。
中國童鞋零售市場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整體特點是:散、亂、雜、差。散:銷售渠道零散;亂:缺乏必要的市場規范;雜:沒有專業的、自主的零售體系;差:造型落后、質量差、服務差。
國內童鞋企業缺乏自主品牌競爭力低下,童鞋市場兩極分化嚴重,外資品牌占據高端,國產企業絕大多數屬中低檔。權威部門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童鞋市場約70%是無品牌產品,20%是進口品牌童鞋,國內品牌僅為10%。由于品質、款式等方面的欠缺,國產童鞋品牌在市場中的占有率一直比較低,尤其是大中城市童鞋銷售額居前幾位的,都是國外品牌。
國外童鞋企業的設計特別關注腳部的發育。今年登陸中國的日本第一童鞋MoonStar,其設計的童鞋有幾個特殊機能,考慮到孩子不成熟的腳形,開發寬敞舒適的不對稱鞋楦,防止拇趾外翻;正確彎曲的外底設計,使鞋底可以沿著從大拇趾關節到小趾關節的連線彎曲,與腳掌的自然彎曲位置一致,從而防止扁平足;補強板箱式結構促使孩子腳骨架正常發育,防止過度內轉。美國服裝公司2004年夏天推出名為“大蟲子”的兒童鞋,是一款可伸縮的兒童鞋。
它的鞋跟處有一個銀色按鈕,按一下鞋底就可以伸長,以適應小孩迅速長大的腳。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童鞋市場的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童鞋品牌幾乎被國外品牌壟斷,絕大多數國內童裝產品居于中低檔市場。有媒體曾報道江蘇省的童鞋銷售情況,就童鞋銷售的主渠道——大商場而言,全省共有40余家,平均每家商場有10個童鞋品牌,這些商場童裝的平均年零售額在100萬—300萬元,再加上全省各地的品牌童裝專賣店400余家,平均每家年零售額以5萬元計,合計零售額在2200萬元以上。專家認為,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國內企業不能眼睜睜地坐以待弊,把江山拱手讓給外資品牌。
雖然童鞋的設計難題讓很多企業退避三舍,但這個行業的諸多優勢也不能忽視。鞋業專家分析,相對其他的兒童產品而言,童鞋成本小,利潤大,并且兒童不斷長大的腳就是商家滾滾而來的財源。兒童裝束成人化的趨勢,使兒童鞋的設計費用被降到最低,市場中的高檔品牌又少得可憐,使得創業者成功的概率無形中被擴大了。這也不難理解,外資品牌為何蜂擁而入,搶占這一市場。
業界人士認為,,少年兒童龐大的人口基數及所占的人口比例任何商家都不容忽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們觀念的更新,家長在下一代身上的投入往往不惜成本。兒童這一群體的消費潛力巨大,忽視這一市場無異于關上了一扇利潤之門。
二、國產童鞋企業應加大研發力度打造自身品牌
國家教育部全國輕工職業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于百計說,“目前我國擁有成千上萬家制鞋企業,制鞋基地一個接一個誕生,從廣東、福建、四川到浙江、東北,絕大部分企業都在生產成人鞋,然而真正專業做少年兒童鞋的企業屈指可數,即使是生產這類鞋的企業,也都對研發投入不足。
我們經常說,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為了讓少年兒童健康茁壯成長,作為每一位業內人士,重視少年兒童鞋的研制開發,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況且,在今天童鞋的研發領域中,還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童鞋研發須注意的幾個方面:一、兒童鞋類商品應避免走向成人化,兒童商品成人化的性感趨勢混淆了兒童的消費審美,對兒童成長帶來了潛在的陰影,也會導致孩子人格發育的不健全。這種不良趨勢,應該受到全社會的關注。二、了解少年兒童的步態及心理特點,據有關專家研究,從形態學角度看,不同年齡段的兒童一般具有如下特點:嬰幼兒在12-14個月的生長過程中,他們的步子很小,腿抬得很高,腳重重著地,腳尖先著地;大約2歲的時候,可以大步行走,已經出現從腳跟到腳尖的著地動作,沒有明顯腳尖著地的現象;在4-5歲時,腿部動作連貫,每步只有輕微的顛簸,能夠較穩定的進行從腳跟到腳尖的著地動作過程。約7歲以后,行走模式已成熟,有節奏且流暢,步長保持一定,兩腳的間距小,只有很少的腳尖點地的動作。所以童鞋(尤其是小童鞋)應有一定的明顯的前蹺,以防止腳在行走中戳地。但這個前蹺應隨著年齡增大而降低到合理高度。而且童鞋的鞋跟不能過高,鞋底不能過厚和過硬,以免影響兒童的行走和腳的發育。三、少年兒童鞋的問題與對策,目前大部分鞋企都在致力于成人鞋的開發與設計,傾注全力研發鞋子款式及其舒適性,這無可厚非。只是在少年兒童鞋的款式與舒適性研發方面,從業人員不多,投入不足,也不夠專業化。
很多少年兒童鞋從款式到材料,都是參照成人鞋來做的,相當一部分童鞋存在前蹺過大、鞋底硬厚、鞋跟過高等問題。一雙好的童鞋,不僅要保護腳免受外界侵害,而且要具有符合兒童腳部生長發育規律及生理機能特點的功能。因此,從事少年兒童鞋開發設計的技術人員要高度重視對這一特殊群體的研究。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