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企業“領舞”園區經濟
在經濟平穩增長的態勢中,要正視存在的壓力和困難。泉州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對下階段經濟運行作出科學研判,并提出目標不變、任務不松動、穩住大盤、固本培源。民營經濟是泉州區域經濟活力的源泉,實現目標就是要創新、發展和運用“晉江經驗”,強化服務扶持企業措施,要善于運作,從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入手,力促民營企業轉型升級。
安踏、喬丹、貴人鳥共同投資20億元,籌建品牌工業園;與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南墾片區基礎設施BT合同,總投資30億元,用于泉港石化工業區南墾片區基礎設施建設;今年計劃投入3.3億元完善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的泉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石獅園),現有105家企業準備申請入園。
記者獲悉,泉州市將完善企業投資服務平臺,深入跟蹤研究企業投資動向,規劃建設高新園區、品牌工業園、龍頭企業產業園,引導企業資金更多投向技術改造和帶動我市產業升級的新興實業領域,力促民營企業在本地完成轉型升級。
品牌工業園 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的平臺
為進入恒安品牌工業園,墨西哥一家專業透氣膜生產企業的總裁親自飛抵晉江,就進一步合作進行洽談。這家專供一種特殊透氣膜材料給恒安集團的墨西哥企業看中的,是恒安對這種特殊材料一年就有4億多元的配套需求。
按照設想,所謂品牌工業園,就是由本地大型品牌企業牽頭,建立一個大面積工業園區,再由該企業“以商招商”、吸引其上下游配套企業入駐,從而形成完整產業鏈配套園區。恒安集團的許連捷認為,一旦供應商入駐品牌工業園,則在工業園內形成更加緊密的上下游合作關系,提升整體競爭力。
在晉江,這種采取“以商招商”、創建“品牌工業園”的模式,正風生水起。據悉,根據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晉江市將建成一批有規模的品牌工業園,由不同產業的龍頭品牌企業引領上下游企業進駐各工業園,使品牌工業園成為晉江經濟的配套協作載體,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據晉江市經發局人士介紹,目前晉江已經推進三個規模較大的品牌工業園,分別在內坑、安海、陳埭。
高新園區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搖籃
精心建設一個園區,往往誕生一個產業。規劃建設的一個個高新園區,正一步步成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搖籃。
投資120億元,打造中國清水巖影視產業園,計劃3年初具規模、6年實現年營業收入150億元。更大的意義在于,這個泉州目前最大的文化創意項目走產、學、研“三合一”的發展道路,把文化、影視、旅游、服務、科技、娛樂等產業有機結合起來,使影視產品及時轉化為產業利潤,打造產業鏈完整、世界一流的影視基地。
同樣在安溪,去年年底中國國際信息技術(福建)產業園項目奠基開工,標志著華東地區最大的信息技術服務外包基地破土建設。不久的將來,在安溪縣南翼新城崛起一個高端的信息產業基地。據介紹,該產業園總占地面積約1200畝,項目總投資38億元,項目建成后,園區將吸引國際服務外包企業進駐發展,帶動海西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外包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在清源山腳下,泉州軟件園項目一期啟動區重大項目也已正式動工興建,一期預計投資8.33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2.14億元。作為高新產業項目,泉州軟件園有利于我市產業的轉變提升,承接臺灣電子信息產業轉移,壯大泉州中心城區綜合經濟實力。
龍頭企業產業園 產業轉型提升的陣地
聯合石化“脫瓶頸”項目規劃方案,確定可在南墾片區落地的中下游項目19個、總投資154億元,建成后年產值265億元……來自泉港的消息顯示,龍頭企業產業園,扮演著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角色。根據與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協議,中交集團將以BT形式投資30億元,用于泉港石化工業區12.9平方公里的南墾片區圍海造地、土地平整、道路和防洪排澇等基礎設施建設。據介紹一期投資10億元,今年計劃投資4億元,用于石化園區征地搬遷等。
有泉州“飛地工業”起飛代表意義的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官橋園區,更是多了幾分期許。這個由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南安合作開發的產業園區占地面積達到15平方公里,遠遠超過清濛園區。記者獲悉,目前與中冶天工、福建建工集團等央屬、省屬企業基本達成了合作開發框架協議,近期將采取公開掛牌方式確定投資建設合作商。
加大力度拓展載體,提升產業轉型升級。石獅今年計劃投入3.3億元完善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目前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的泉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石獅園)已形成物流、紡織服裝、電子科技、精細化工、精密機械五大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