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業:贏利的空間再分配
周舟:未來,服裝行業的利潤空間是否會重新分割?你認為產業鏈里哪個部分將會成為利潤獲取最多的環節?
曹益堂:未來服裝行業的利潤空間被重新分割是必然的,這也是行業發展的內在規律,行業利潤率將向創造顧客認可的價值最多的環節轉移。比照歐美市場,個人認為,產品企劃/設計環節、品牌營銷環節和零售終端環節就是產業鏈中利潤獲取最多的環節,直營店將是未來中國服裝企業的重要利潤增長點。
除了個別市場,ZARA幾乎所有的店鋪都是直營的,確保店鋪形象、貨品陳列和定價管理符合總部制定的品牌戰略和實施快速反應的產品企劃戰略,而且它的大多數直營店都是贏利的。這里有一點要談一下,大家都經常提ZARA的產品前置周期很短,最短的只有一周。其實ZARA的定價和價格管理也是很強的,對于有季節性的服裝行業來說,正確定價和調價是提高利潤最快也是有效的方法。
根據麥肯錫咨詢公司對標準普爾1500指數上市公司的平均損益的研究,在總銷售量不變的情況下,價格每提高1%,營業利潤將增加8%,這比原材料及直接人工成本等可變成本每下降1%所產生的影響高出幾乎50%,而銷售量必須提高18.7%,才夠抵銷降價5%對利潤所造成的沖擊。
然而,目前國內很多服裝品牌零售商銷售規模和贏利還主要靠加盟店鋪,直營店鋪主要用于戰略品牌形象和戰略卡位,虧損面比較大。讓直營店贏利并成為未來的利潤增長點,對國內企業來說,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國內也有一些新興的服裝品牌如雅瑩女裝,在產品企劃、品牌營銷和零售終端經營方面不斷進步,在不斷提高直營店鋪利潤的同時,也促進了加盟店鋪利潤率的提高。
李光斗:未來,服裝行業的利潤空間會重新分割,逐漸向終端即品牌轉移,而在整條產業鏈里服裝的品牌也將成為利潤最多的環節。中國服裝業的發展其實就是品牌成長和壯大的過程。LV賣的好,山寨LV同樣走俏,這就是品牌的力量。服裝業要把握風向標,把品牌這一環節做大、做強,那么品牌為你帶來的價值和利潤將會是一筆無法估量的巨大財富。
劉瀚隆:未來,在服裝行業有可能會出現類似于家電行業的國美、蘇寧這樣掌握大量銷售通路的渠道商,也會隨著實體店多款少量、貨品款式更新的品頻率大大加快,網上開店突飛猛進的發展勢頭,出現及時、準確、快速、高頻率的物流配送體系,他們將會導致服裝產業鏈條利潤的重新分配。但由目前整個中國服裝產業鏈模式環環相扣,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在短期內很難發生質的變化,最少5年內,品牌商將依然是利潤獲得最多的環節。
方鐘:我所服務的上海安杰智揚營銷策劃機構對于品牌的理念是:選對趨勢坐電梯,選錯趨勢爬樓梯。具體趨勢品牌表現如下:美特斯邦威、森馬和以純確立的是量販休閑品類藍海;七匹狼、勁霸和才子確立的是商務休閑品類藍海;杰克·瓊斯、卡賓和KONZEN確立的是時尚休閑品類藍海;阿依蓮、歌莉婭和浪漫宣言確立的是時尚少淑品類藍海;圣得西確立的是時尚商務品類藍海。因此,品牌核心競爭力的強弱決定了未來品牌利潤空間的體量。
金克言:未來服裝行業的主要利潤依然還是在零售環節。當然,正如前面所言,零售環節需要有危機感,要鞏固好利潤率,急需尋找新的突破點。現在的零售理論遠遠落后競爭激烈的零售現實,最明顯的有四個表現:
第一,終端促銷的概念比較強,但營銷的概念比較弱,甚至沒有。營銷是什么?營銷就是終端的影響力,終端的影響力是什么?就是發生在終端有趣的故事。故事具有很強的傳播性。第二,促銷手段單一乏味,讓消費者產生促銷疲勞,沒有很好的沖動消費的理由。今年元旦前,一個女裝品牌的高管問我元旦促銷如何做。我說:“美麗在元旦,買衣服,送美元”。他們采用了,效果非常不錯,引發了媒體前來報道。這就是新的促銷思路,這就是終端的影響力。第三,人員管理理論的滯后,導致終端的人員激情不夠,執行力不強,優秀人員難招等。第四,終端銷售模式的滯后,終端人員對于貨品的理解,非常欠缺。可貨品是他們的武器啊,怎么辦?在“第5代零售贏利模式”中,引入了“終端特種部隊”的概念,就是協助解決這個問題的,未來的零售要強大,一定要有一支零售的特種部隊。很多品牌開始重視新的零售模式,還是那句話:品牌決勝終端,終端贏在模式;新的零售時代,呼喚新的零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