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產業升級:從被動走向自覺
日前,中國紡織服裝業“春季市場大行動”盛大起航――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簡稱服博會)、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和中國國際時裝周同時在京舉辦。記者在今年的“三展一周”上發現,在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變化共同作用下,我國服裝行業發展要素發生了顯著變化,產業轉型升級開始由被動走向自覺。
成本上升制約行業發展,科技創新支撐作用彰顯
“中國紡織業的創造力與出口的品質有了大的提高,扭轉了以數量增長為主的出口局面,但我國紡織業出口形勢仍不容樂觀。”在日前召開的“2010中國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表彰及論壇活動上,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認為。
2010年,棉花價格非正常高速上漲導致紗線、面料等服裝原料價格大幅波動上升。在棉花價格帶動下,化纖、羊毛、羽絨、繭絲等各種原料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特別是羽絨價格漲幅達歷史均價4倍,大大增加了產業鏈價格傳導壓力。用工荒、通脹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2010年服裝行業用工成本普遍上漲20%以上。
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2月,我國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累計122.7億美元,同比增長20.8%,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8.7個百分點;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累計197.9億美元,同比增長9.5%,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4.3個百分點。工信部認為,受棉價高位運行、成本上漲、國際環境動蕩等不利因素影響,今年行業持續穩定增長的難度有所增加。
“提高科技貢獻率與品牌貢獻率才能消化各種不利因素。今后紡織業要以創新驅動,緊緊抓住紡織工業實現由大變強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杜鈺洲說。
傳統瓶頸呼喚科技創新來破解。2010年,大規模技術提升在紡織行業全面展開,科技進步在行業中已成為集體的自覺行動。2010年我國紡織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產值突破4萬億元,一批有代表性的新型纖維、新型紡織技術、新型產業用紡織品和生態紡織品技術等經過研發并得到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納米技術、生物技術及精細化工技術在紡織領域得到快速推廣。同時,基于現代科技的商業模式創新造就新的市場需求,據統計,2010年全年服裝網上購物規模已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0%以上。
記者在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上看到,一批一流的國內外企業展示了高端紡織品及高新技術。山東海龍的麻賽爾纖維、阻燃纖維,江蘇雙良氨綸的特種纖維,德州華源的緊密紡棉紗,山東德棉的有機棉,山東如意的如意紡系列紗線等產品所采用的都是國內領先的創新性技術。
杜鈺洲表示,根據“十二五”規劃綱要要求,紡織工業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根據科技進步新趨勢,發揮我國產業在全球經濟中的比較優勢,發展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附加值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在全面建設科技強國、品牌強國、人才強國、可持續發展強國4大戰略目標的基礎上,開創建設紡織強國的新局面。
資源整合、資本運作、國際合作成為熱點
我國服裝產業經歷了30年粗放型發展,形成了穩定的規模基礎和強大的加工能力,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經過全球金融危機沖擊,行業深刻意識到,轉變增長方式是未來我國服裝產業保持并發展國際競爭優勢,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的唯一道路。追求數量增長只會導致大量重復建設,使得同質化惡性競爭難以改善,從而造成產業資源的大量無效利用和浪費。
記者在今年的“三展一周”上看到,服裝行業的資源爭奪戰已經打響,企業間對人、地、資金甚至技術、品牌的爭奪日趨激烈。
3月28日,作為第一家在香港成功上市的男裝企業,利郎集團攜利郎男裝及旗下全新年輕品牌L2亮相服博會。作為中國知名男裝品牌之一,利郎集團歷經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商務男裝的領軍品牌。今年,利郎力邀國內頂尖設計團隊與意大利米蘭L2設計室強強聯手,不斷向國際化靠攏。據記者了解,2010年新上市服裝企業多達10家,中國內地服裝類上市公司個數已超過50家。
3月29日,國內著名服裝品牌七匹狼宣布:以7000萬元的價格正式收購國際品牌代理商杭州肯納服飾有限公司100%股權。杭州肯納目前擁有世界頂級服裝品牌康納利、范思哲和世界著名珠寶品牌喬治杰生等品牌在華的代理權。
七匹狼董事長周少雄對記者表示,收購杭州肯納不僅能幫助七匹狼涉足潛力巨大的中國奢侈品市場,還能通過參與國際知名品牌運營,吸收國際知名品牌在產品設計、組織訂貨、終端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提高七匹狼的整體管理水平。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