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工機械縫紉機行業:需求主導下的產業升級
輕工機械:就總量、出口、就業而言,輕工業地位不“輕”,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因此也是產業結構升級的發端,未來輕工機械發展方向是自動化,就輕工機械十一個大類來看,縫制機械在輕工機械結構升級中有較強的代表性。.全球縫紉機行業呈現復蘇勢頭,無疑中國正在引標準股份9.02+0.202.27%中捷股份8.18-0.03-0.37%上工申貝14.01-0.18-1.27%經緯紡機14.79-0.23-1.53%領這一浪潮,由于歐美日縫紉機企業已經所剩無幾,借鑒機械其他子行業類似情況,我們認為中國企業在全球縫紉機市場將逐步實現由大轉強的歷史性演變。
國內縫紉機行業格局依然是小而散的格局,行業前五家的占比不到25%,2010年國內縫制機械市場規模約500億元,國內縫紉機主要產品中低端占比約80%,行業整合與提升仍然有很大的空間。
下游服裝鞋帽行業整體情況穩步改善:服裝鞋帽行業效益呈穩步攀升態勢,行業投資規模在逐步擴大,2010年新開工項目數量同比增長10%,中西部正在全面承接紡織服裝產業的轉移。值得注意的是勞動力短缺導致了對高效電控縫紉機的強勁需求。
國內縫紉機行業四大發展趨勢:市場集中度提高,龍頭企業規模有望翻番。進口替代20%的空間將對應120億元規模。產業向中西部轉移帶來20%的投資增速。
提高電控化縫紉機的比率從“十一五”的25%提高到“十二五”的50%,也能帶來可觀的需求增長空間。
紡織服裝機械行業相關上市公司發展態勢各有千秋:上工申貝實施歐亞聯動以及民企合作戰略。標準股份則致力于精密機械加工業務的發展。經緯紡機的高效細紗長車供不應求,前景看好。
重點推薦:中捷股份。下游服裝行業勞動力短缺對電控縫紉機形成有效的倒逼機制。公司在行業周期底部通過收購和投資擴張產能迅速產生效益。我們預測2010-2012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0.5、16.5、21.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0.57、1.34、1.97億元,對應每股收益分別為0.13、0.31、0.45元。考慮到一定的安全邊際,我們給予公司2011年30倍的PE,合理股價為9.3元。
4月18日收盤價為7.26元,給予“買入-A”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下游服裝行業需求增長低于預期,產能過剩導致壓價競爭,通脹導致成本進一步上升,人民幣升值將抑制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