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機行業轉型升級呈勢在必行態勢
對于從2010年上半年開始的縫制設備供不應求現象進行了深層次探究,透過“訂單火爆”的現象,剖析了其背后的種種隱憂,以供廣大縫機企業借鑒。
如今,四個月過去了,縫機市場是否又發生了一些變化?接下來縫機市場的走勢將如何?本報記者深入縫機企業,了解縫機市場最新情況,以及業內人士對于未來下游服裝市場走勢的基本判斷。
訂單火爆依舊持續
“按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手里的訂單做到六月份也做不完。最近一家服裝企業在我們這定了一整套近2000臺的機器,這其中包括大部分的平縫機和少量的特種機。可以說,我們現在根本無暇去顧及行業內的其他活動,光忙著趕訂單都趕不完,分身乏術。”在采訪中,上海通宇工業縫紉機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楊雋斌這樣告訴記者。
與去年下半年的情況差不多,現在各縫制設備廠家依舊處于加班加點趕貨的狀態。
“前幾年行業不景氣的時候,工人都有雙休,怕工人流失,就給他們發一些保底工資,甚至有些工人不來上班我們也不去做要求。現在就不一樣了,取消了雙休,有的還要額外加班,否則訂單一定趕不出來。”楊雋斌接著說道。
“從去年春天開始,公司就在逐漸加大生產量,現在單月產量同比要高出10%—20%。”新興重機工業有限公司制造部部長劉運輝介紹。浙江芳華縫制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旭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則強調:“我們公司做縫紉機十幾年了,從來沒有遇到過生意這么好的時候。以前行業內‘三角債’普遍,賒賬、欠款是潛規則,現在經銷商就算付現款,最早也得一個月后才能拿到貨,前提還是不要講價錢。”
預計下半年市場回復平穩
據記者調查了解,這一輪的縫機熱銷主要是由于2010年春天開始的經濟大環境回暖,下游服裝行業被壓抑了幾年的設備需求得到了有效的釋放,上游縫制設備行業自然也隨之復蘇。
鞋服行業的陰晴冷暖與縫制設備行業之間息息相關。2008年經濟危機席卷而來,國內消費不振,國外訂單更是大面積縮減,鞋服企業連訂單都沒有,他們又怎么會添置設備。楊雋斌向記者回憶起金融危機期間的狀況:“2008年底,縫紉行業走到了一個生死邊緣。沒辦法,鞋服廠家的狀況直接影響著我們。當時廣東那邊,一些停產、破產的鞋服廠直接將縫紉機擺在路邊以200元一臺的價格出售。他們都這樣了,我們還生產機器給誰用?”而2010年情況大變,據相關統計顯示,2010年,我國鞋服行業產銷量增速創歷史最好水平。由此,不難想象,幾年被壓抑的需求釋放后,產生了市場“井噴”,但隨著各鞋服企業相對集中的一次設備采購趨于結束時,縫機市場也可能隨之恢復到一個常態。
同時,葉旭光還提到了一個“更換設備周期”問題:“按照行業內的慣例,服裝企業差不多3—5年更換一次設備,這一年恰好也趕上了設備更新換代的高峰期。接下來,估計訂單不會再出現爆發式增長。”
在采訪中,各縫機生產廠家紛紛表示,就像天氣變化一樣,晴天與陰雨交替而來,訂單突增肯定是暫時的。每年6月—9月都是行業的淡季,估計訂單火爆差不多持續到6月就會慢慢結束,行業內更是有著“窮五絕六”的說法。
行業內也不乏需求漸弱的種種征兆,楊雋斌告訴記者:“去年不是行情很好嗎?很多具有多年縫機生產經驗的老員工都成立了自己的小加工作坊,忙不過來的時候會有一些人向他們訂貨,最近他們中的一些人由于無單可接,已經來通宇問有沒有貼牌可做。還有一些規模小的縫機廠已經開始裁員,說明他們的訂單已基本做完。”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