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當”是如何由苦變甜的?
邱繼寶談飛躍集團轉型升級
“走,去看看我們的智能化服裝吊掛設備和特種環保管材,這可都是浙江省的‘十二五’重大項目。”在位于臺州椒江區的飛躍集團總部,曾經滿嘴里念叨“縫紉機”的公司董事長邱繼寶,一見面就興奮地帶我們去看他的新產業。
2008年,受美國次貸危機等多種因素疊加影響,極具符號意義的飛躍集團陷入財務危機,邱繼寶跌入創業以來的谷底。然而,時隔3年,飛躍集團的成功轉型升級再次成為了焦點。
老行當苦變甜
“你們的縫紉機非常棒,我們一定會采購,但是能先發貨再收款嗎?”
“對不起,我們只接受先收款再發貨。”
在剛剛結束的春季廣交會上,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新飛躍”的展位上頻頻發生,無論客戶來自哪個國家,新飛躍的外貿業務員回答都一樣——“概不賒賬!”
主管銷售的公司副總經理毛玲艷告訴我們,現在“新飛躍”縫制設備的銷售規模雖不如過去,但運行質量卻大幅提高。2010年出口貨款回籠率達到102%。而在重組前,由于行業過度競爭,飛躍集團的縫紉機出口也只能拿到當年銷售額的八成貨款,換言之,每年都要新增20%的應收賬款。正因如此,2008年,在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猛漲等多重因素疊加下,飛躍集團資產負債率一度高達85%。
縫紉機是飛躍和邱繼寶的命根子,不解決縫紉機的問題,轉型發展無從談起。2009年初,在對縫制設備主營業務重組成立“新飛躍”后,邱繼寶立即展開了一場大刀闊斧的“瘦身強體”變革。低端產品、低端客戶被逐步淘汰,以家用電腦繡花機為代表的中高端產品研發速度加快。
同時,公司在國內市場開拓也有了新創意。在已有的專賣店和電子商務平臺的基礎上,飛躍集團旗下的“飛躍愛家”大舉進入超市、電器城,并引入郵購、電視購物等營銷模式,借助這些營銷渠道創新,去年“新飛躍”國內市場多功能家用縫紉機銷量達到10萬臺,占總市場份額的一半。
“做縫紉機,過去是苦的,現在是甜的。”邱繼寶說。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