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不選擇創業的灰色警示
相對上規模服裝企業 中小企業家壓力更大
在沒有這次調查之前,更多時候探討的是本土服裝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戰略智慧以及經營能力。很少有想過在服裝企業的企業家身上的堆積著很多身心健康問題,而這些問題大多來源于企業家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壓力。
“欲”之煩惱
很多企業家談到關于“自身壓力”的問題。
“也就是說,一個企業只要有了自己的商業模式和有效市場,可以選擇是不是把企業規模做的更大。保持現狀也沒有問題,但是要有所發展,勢必會受到市場競爭環境、人才缺失的問題、資本支持等問題的影響。而最重要的是企業家怎么選擇,是迎難而上還是止步不前。”杭州印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應翠劍這樣說。
從調查中發現,更多上規模企業家在工作中緩解壓力的辦法就是,在現階段只考慮一到兩個問題,比如在解決資本問題的時候,他們就把資本問題當成最重要的去解決,碰到人才瓶頸的時候就找尋解決人才問題的辦法。
中小規模的企業,尤其是那些自主創業的設計師企業在遇到壓力的時候比較難于找到緩解辦法。而對于一些界乎知名企業與創業企業之間的企業家來說,更多的問題在于他們選擇什么樣的路。也就是他們究竟“要什么”。
現代人所說的“要什么”,就是古時候的人所說的“何欲”。
在企業家之“欲”和他們的不夠匹配的時候,就變成了無限的壓力,給他們造成了健康的隱患。
“也許我只適合開一個200人的廠,而不是做20000人的企業。”一位心情很糾結的企業家在采訪中告訴記者,他發現自己面對的外部壓力似乎都存在著,但是只要不選擇擴大規模發展,壓力還可以承受。但是因為存在“欲”,所以就會有想要發展企業規模的想法——煩惱就油然而生。
而并不把“發展當成硬道理”的企業家,也并不意味著遠離壓力。
“因為市場競爭的殘酷性,即使無欲,也會背負更多的壓力。所以,當成為企業家那一天的時候,你就必須選擇面對壓力。糾結是無用的,正地面對壓力要比企業家的成就更加重要。”北京薄濤設計工作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可憐的創業者
上規模企業家們都從政治活動中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就好象創業者所需要的私人聚會一樣。只是,更多中小型企業家還沒有政治活動的機會與平臺。創業者們往往會利用私人聚會的辦法傾訴壓力。
在記者調查采訪的服裝品牌電商中,有幾個甚至表示喝酒就是宣泄的辦法。這個相對真實。就在記者自己的朋友中,就有創業者要每周喝酒,而記者恰好是他們的傾訴對象。
他們因為喝酒成為胃病的患者,也并沒有什么養生之道。不吃海王金樽的小業主甚至會就一個雇員的離職探討半個小時。他們甚至已經不再讀書和學習。
“我會頭疼雇員的問題,我沒有資金去多聘用雇員,而有限的人員數量則直接影響團隊發展,我們深受困擾。”電商小陳告訴記者,“你們所有壓力選項我都填滿了,這是因為我的企業團隊小的緣故。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出路在什么地方我不知道。”
-
- 確定